
近期,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迎来仔猪价格暴涨行情。数据显示,7公斤断奶仔猪价格已涨至580元/头,15公斤仔猪价格更攀升至600-750元/头区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优质仔猪售价高达750元/头,甚至超过部分育肥猪的售卖价格,这一价格倒挂现象引发行业热议。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4年4月第3周全国仔猪平均价格为39.20元/公斤,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5.5%。从区域看,华中地区价格达41.75元/公斤,西南地区则低至37.55元/公斤,浙江、海南等19个省份价格持续上涨,市场分化显著。
一、PED疫情重创供应端
本轮价格异动的核心推手来自猪流行性腹泻(PED)疫情的暴发。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PED发病数达79,366头,同比激增58.44%。据武汉科前生物统计,自2024年12月以来,部分发病猪场因PEDVG2c毒株导致的母猪流产比例达1-4%,且集中发生于妊娠20-70天的关键阶段。
疫情持续近半年仍未稳定的现状,直接导致健康仔猪供应锐减。由于PED病毒对哺乳仔猪致死率高达80%-100%,存活仔猪也普遍存在生长发育迟缓问题,市场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在养殖户补栏需求旺盛的背景下,供需失衡持续推高价格。
二、龙头企业加速种源布局
面对疫病冲击,牧原、温氏、新希望等头部企业正通过种源战略构建竞争壁垒。
牧原股份董事长秦英林宣布将投资60亿元打造全球领先的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目标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温氏股份则以1.187亿元收购*ST傲农旗下福建哈客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强化种猪区域供应能力。
新希望明确2025年育种战略,通过联合育种和“AI+基因检测”技术创新提升种源质量。
这些布局的本质逻辑在于:通过优质种猪资源提高仔猪存活率,在疫病冲击下保障产能,同时把握价格高位期的超额收益。
三、智能化养殖升级浪潮
行业变革不仅体现在种源端,更反映在养殖模式创新。
双胞胎集团投资4.6亿元建设的广西田东祥周智能化猪场,配备智能饲喂、精准通风等系统,实现年出栏60.8万头商品仔猪的产能,疫病风险降低30%以上。
正大康地梅州2400头祖代扩繁场引进丹系种猪高标准体系,其分娩舍配备的补奶系统使仔猪断奶均重提升8%,死淘率下降5个百分点。这些智能化改造不仅提升效率,更推动养殖成本结构优化,为行业树立新标杆。
四、产能扩张竞赛白热化
在价格刺激下,多家企业加速产能布局:
华统股份拟投资2亿元建设6000头母猪扩繁场,规划2027年实现15万头仔猪年出栏
神农集团募资2.9亿元建设年出栏24万头仔猪扩繁基地
京基智农推进云浮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四大基地累计产能超220万头
巨星农牧计划新增4-5万头种猪场产能,现有存栏种猪已达27万头
龙头企业正通过纵向整合强化竞争优势,这种全产业链模式不仅增强抗风险能力,更使企业获得从种源到终端的价值掌控权。
尽管当前行情刺激产能扩张,但潜在风险不容忽视:PED病毒持续变异加大防控难度,饲料价格波动挤压利润空间,环保政策收紧提升准入门槛。
行业呈现两极分化趋势——采用智能化管理的规模猪场在700元/头价格下仍能保持15%以上利润率,而传统散养户已逼近盈亏平衡点。
对此养殖朋友们怎么看?分享下你的降本成效吧。

【版权说明】来自:中国养猪网(编辑:寒声)、农业农村部、企业公告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