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猪源选择与考察
健康背景:优先选择防疫制度完善、无重大疫情记录的种猪场,要求提供近期非洲猪瘟、猪瘟、伪狂犬等检测报告。
免疫记录:确保小猪已完成基础免疫(如猪瘟、圆环、支原体等),核对免疫时间与疫苗品牌。
体况评估:挑选体型均匀、毛色光亮、活泼好动的小猪,避免瘦弱、腹泻或关节肿胀的个体。
2、运输环节管理
控温通风:春季昼夜温差大,运输车辆需配备保温毯或暖风设备,保持车内温度18-22℃,同时预留通风口防止缺氧。
减少应激:运输前控料2-3小时,装车密度按0.8-1.0㎡/头,途中避免急刹车,可添加电解多维水(如速补-14)抗应激。
3、进场前准备
猪舍消毒:提前1周彻底清洗消毒,使用卫可、过硫酸氢钾等消毒剂,空舍干燥后熏蒸消毒(甲醛+高锰酸钾)。
环境调控:预温猪舍至20-25℃,检查饮水器、料槽功能,铺设干燥垫料(如稻壳)减少腹部受凉。
4、隔离观察
隔离期:新猪入场后隔离饲养2-4周,单独配备人员与工具,避免交叉接触。
采样检测:隔离期间抽检10-20%小猪的唾液、鼻腔拭子,排查蓝耳、非洲猪瘟等病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