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劲爆!2025年两会竟传出养殖户可领“天价补偿”的爆炸性新规!这不是谣言,而是实打实的政策红利!但你知道吗?并非所有养殖户都能轻松获得这笔巨额补偿,只有符合特定三种情况的养殖户才能享受全额赔付的待遇。那么,这神秘的“天价补偿”究竟是如何规定的?哪些养殖户能成功上岸,收获满满呢?
3月17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4年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增补名单等信息的通知》发布。最新调整!5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被取消资格?
重大变动!3月17日,新希望六和第九届董事会会议震撼揭晓:74岁的商界传奇刘永好意外缺席新一届非独立董事名单!
01 两会新规:2025年养殖户可领“天价补偿”?这3种情况必须全额赔
一、两会定调:环保禁养政策与绿色转型成焦点
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农牧业绿色转型成为热议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南湘佳牧业董事长喻自文提出:“强化农业科技政策支持,加速农牧业绿色转型”。这一建议直指当前环保禁养政策下的核心矛盾——如何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
政策背景解析: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推进,各地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禁养区内养殖场面临关停搬迁。然而,部分地区存在“一刀切”现象,如盲目扩大禁养范围、补偿标准不透明等,导致养殖户利益受损。喻自文强调:“不该禁养的不能禁,该禁的需合理补偿”,这一观点为养殖户争取权益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环保禁养政策下的补偿项目全解读
1. 补偿范围:哪些损失能获赔?
因政策调整导致的关停搬迁,养殖户有权获得以下补偿:
• 存栏畜禽补助:按种类、数量及市场价评估。
• 设施补偿:包括圈舍、化粪池、饲料机械等,按建造成本折旧计算。
• 停产停业损失:参考前三年平均收入,结合关停期限核定。
• 搬迁费用:设备运输、重建调试等合理支出。
• 奖励性补偿:地方政府为鼓励及时搬迁设置的额外补贴。
案例参考:山东张某养殖场因水源地建设被关停,虽无环评手续,但法院判决其享有“信赖利益”,最终获赔设备损失及停产损失。
2. 补贴标准争议:规模与手续成关键
• 规模化养殖补贴:年出栏500头以上可获20万至80万不等。
• 手续瑕疵影响:未办环评的养殖场仍可争取补偿,但金额可能低于合规企业。
三、养殖户维权指南:4大策略守住“钱袋子”
1. 完善合法手续,规避风险
• 及时补办营业执照、用地许可、环评报告等,减少关停时的法律漏洞。
• 若因历史原因无法补办,需证明“信赖利益”(如长期经营、政府默许等)。
2. 理性协商,避免“漫天要价”
• 申请公开关停项目的规划文件及补偿标准。
• 对评估结果存疑时,可申请复核或第三方鉴定。
3. 证据为王:全程记录关停过程
• 拍摄拆迁现场、保存评估报告、留存政府通知等,为诉讼保留证据链。
4. 法律途径:行政复议与诉讼
• 若补偿不合理,可提起行政诉讼,主张“信赖利益保护”。
四、未来出路:科技赋能与绿色转型
1. 智能化养殖:降本增效新趋势
喻自文在两会上呼吁加大对基因组育种、智能设备的政策支持。例如,湘佳牧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养殖效率提升20%,疫病风险降低30%。中小养殖户可借助政策补贴,引入物联网监控、自动化喂料系统,实现低成本升级。
2. 循环经济:粪污资源化利用
• 政策支持:国家对粪污处理、有机肥生产等项目提供专项补贴。
• 成功案例:湖南石门县通过“养殖-沼气-种植”模式,年处理粪污10万吨,带动周边农户增收。
3. 区域协作:抱团发展抵御风险
• 加入养殖合作社,共享技术、市场和政策资源。
• 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订单农业,稳定销售渠道。
五、律师提醒:警惕“以拆代关”陷阱
部分地方政府以“环保整改”名义规避补偿责任,养殖户需注意:
关停性质:若因公共利益(如水源保护)关停,必须补偿;若因企业自身违法(如严重污染),补偿可能被拒。
• 司法强拆:未履行合法程序(如听证、书面通知)的强拆属违法,可主张国家赔偿。
结语:政策阵痛期亦是转型机遇期
环保禁养并非“终结令”,而是产业升级的催化剂。养殖户需主动拥抱政策,通过合法维权守住底线,通过科技与绿色转型开辟新局。两会释放的信号表明,国家将加大补贴力度、完善补偿机制,2025年或成养殖业“涅槃重生”之年!
02 最新调整!这5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被取消资格
3月17日,《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公布2024年国家畜禽核心育种场增补名单等信息的通知》发布。

通知显示,新增2家单位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2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通过核验;取消5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以及1家国家核心种公猪站资格——包括佳和农牧、巨星农牧、傲农等企业旗下的育种场和公猪站。
具体如下:
一、新增2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

二、2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通过核验:

三、取消5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以及1家国家核心种公猪站资格:

03 关注!任职27年的刘永好“悄然”退出新希望董事会
如果不是仔细比较名单,很难发现刘永好将退出新希望六和公司的董事会。
3月18日晚间,新希望发布多份看似常规性公告。3月17日召开的公司第九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选举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的议案”,该提案将于4月3日召开的2025年度第一次股东大会上进行审议。

而据股东大会相关资料,公司第十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应选6人,分别为刘畅、张明贵、陶玉岭、杨芳、李建雄和周伯平。
对比公司现任第九届董事会,刘畅、张明贵、李建雄和周伯平4人保留,唯独缺少了刘永好与另一董事王航。
需要指出的是,新希望现任董事会由6名非独立董事、3名独立董事组成,上述股东大会计划审议董事会名单也是如此构成。

这意味着,从1998年上市便出任公司董事,任职时间长达27年的刘永好,将就此退出新希望六和公司的董事会,而填补董事空缺的陶玉岭、杨芳则分别是各自领域的专业人士。

其中,陶玉岭现任新希望六和公司执行总裁,兼猪产业事业群总裁,杨芳则是新希望集团的领导小组成员,首席财务官。
作出上述调整,或许也与新希望六和公司的经营有关。
作为新希望集团旗下最大的实体产业板块,新希望六和公司从2016年开始公司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业务,并在2019年以来的扩产周期中产能、出栏量迅速增长。
截至2024年,上市公司最大的营收来源依旧是饲料业务,营收占比超过66%,生猪养殖业务营收占比则保持在30%左右。
不过,对于盈利能力而言,公司饲料业务利润率保持稳定,反而是生猪养殖业务跟随猪价波动剧烈,并成为近几年公司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
上述背景下,具备猪产业新海纵队总裁、猪产业事业群总裁任职经验的陶玉岭,顺理成章得到擢升。
目前,刘永好仍然是新希望实际控制人。
3月19日晚间,新希望一高管接受采访表示,上一届新希望董事会换届,刘永好就已有退出的念头。刘永好虽退出新希望董事会,但他仍然是新希望实际控制人,会给予上市公司更多的支持,这也代表了他对董事长刘畅以及现在年轻团队的信心。有新的管理人才进入新希望董事会,公司发展势头会趋向于更好。

【版权说明】来自:中国养猪网(编辑:春夕)、综合农业农村部、21世纪经济报道、每日经济新闻、网络整理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