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仔猪价格下跌的供需矛盾
1. 需求端疲软:受饲料成本上涨影响(春节后豆粕、玉米价格分别飙升至3700-3800元/吨和2300元/吨以上),养殖户补栏仔猪意愿降低,市场询盘量锐减,导致7公斤仔猪全国均价降至449.25元/头,部分省份(如黑龙江)甚至跌破400元/头。春节后消费淡季叠加猪肉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屠宰企业开工率仅23.39%,白条肉销售困难,进一步抑制补栏需求。
2. 供应端压力: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于绿色合理区间(4062万头),叠加前期补栏积极性高,仔猪供应相对充足,导致市场供过于求。部分养殖场为回笼资金加速淘汰低效母猪,进一步释放短期供应压力。
二、饲料涨价潮的驱动因素
1. 原料成本攀升:豆粕和玉米作为饲料主要原料,受国际市场波动和国内政策托底影响,2025年预计维持高位运行。豆粕价格已涨至3800元/吨,玉米价格进入周期性上行通道。饲料企业因原料成本压力,春节后连续四轮提价(每轮涨幅50-100元/吨),浓缩料和教槽料涨幅更大。
2. 行业传导效应:饲料占生猪养殖成本的60%-70%,其涨价直接挤压养殖利润。目前外购仔猪育肥利润仅125.89元/头,自繁自养利润105.18元/头,中小散户面临亏损风险。
三、对行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1. 行业分化加剧:头部企业(如牧原、温氏)凭借规模化优势和低豆日粮技术,持续降低养殖成本,而中小养殖户因资金和抗风险能力不足,加速退出市场。猪企通过套期保值对冲原料价格波动,如牧原计划2025年投入8亿元用于期货套保。
2. 产业链整合提速:屠宰环节规范化升级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中小屠宰企业因环保和检疫标准提高被淘汰,大型企业通过“保险+期货”工具稳定经营预期。部分猪企转向海外市场或延伸产业链,如新希望计划2025年海外收入增长10%,温氏收购环保企业以降低治污成本。
四、未来趋势展望
1. 成本压力持续:玉米和豆粕价格预计全年偏强运行,饲料成本难以下降,养殖端需通过管理优化和技术创新(如提升PSY指标)应对微利时代。
2. 猪价反弹乏力:短期内供需错配难以缓解,猪价或维持14-15元/公斤区间震荡,二育入场积极性减弱,屠宰企业压价意愿增强。
3. 政策调控作用显现:农业农村部通过产能监测和疫病防控政策稳定市场,若猪粮比持续低于5:1,可能启动冻肉收储托底。
综上,当前市场信号表明养殖行业正经历“成本高企-利润压缩-产能去化”的周期性调整,行业集中度提升和产业链整合将成为主要趋势,企业需通过精细化管理与创新策略应对挑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