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月度新生仔猪数量来看,3月新生仔猪数量开始止跌回升,且环比持续增长,其中,6月环比增长3.5%...
2024年12月20日,厦门建发、正虹科技及天邦食品就饲料合作举行会谈并签署相关协议。根据合作协议,厦门建发将根据天邦食品的需求,将原料供应给正虹科技,由正虹科技将加工好的饲料供应给天邦食品。未来,正虹与天邦还计划通过天邦下属的“嗨客猪管家”托管业务,共同运营湖北、湖南闲置猪场。
01 2025年上半年供应端利空或压制猪价...
2025年上半年供应端利空或压制猪价
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全国月度新生仔猪数量来看,3月新生仔猪数量开始止跌回升,且环比持续增长,其中,6月环比增长3.5%,7月环比增长1.8%,8月环比增长0.7%,9月环比增长0.8%。6—9月,全国规模养殖场月度新生仔猪超过4000万头,虽然全国新生仔猪10月环比下降0.1%,但仍处于相对高位,对应年底及2025年一季度生猪出栏供给会明显增加。
从母猪存栏量来看,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4月末达到阶段低点3986万头,此后连续6个月环比回升。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73万头,较4月末低点增加2.4%,而正常保有量为3900万头,理论上对应2025年3月至8月生猪出栏量环比持续增加。另外,受益于原料成本维持低位以及今年三季度生猪价格处于相对高位,猪企盈利状况明显改善。
国内上市猪企陆续披露的2024年三季报显示,三季度多家猪企扭亏为盈。其中,“猪茅”牧原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67.75亿元,同比增长16.64%;净利润104.81亿元,同比增长668.9%。其他猪企营业收入虽然同比继续下降,但净利润均实现大幅增长。由此可见,当前养殖利润相对可观,预计未来几个月能繁母猪存栏量整体或继续平稳回升,排除疫病影响,理论上对应10个月后即2025年三季度生猪市场供给量逐步回升。
从中大猪存栏量来看,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全国5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量从6月开始止跌回升。具体来看,7月中大猪存栏量环比增加1%;8月中大猪存栏量环比增加1.8%;9月中大猪存栏量环比增加1.5%,对应肥猪出栏量逐月增加。从上文新生仔猪数量恢复节奏来看,集团养殖企业在12月及明年1月出栏计划增量较为明显,考虑到春节是明年1月29日,终端消费预计在明年1月14日开始明显缩量,集团养殖企业1月出栏计划通常部分提前到12月进行,一定程度上增加了12月生猪的供给压力。
从出栏均重来看,卓创资讯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2024年生猪平均出栏体重为124.3公斤,2023年全年平均出栏体重为122.86公斤,2022年全年平均出栏体重为122.22公斤。今年生猪平均出栏体重明显高于2022年及2023年,对应猪肉产出增加。
综上,排除冬季疫病影响,预计2025年生猪市场供给明显增加,养殖利润明显下降,全年养殖企业整体或处于微利水平,不排除阶段性出现亏损。
卓创资讯分析师容志发分析认为,2025年上半年理论出栏量或呈现缓度增加趋势。但不排除养殖端出栏心态及业者二次育肥操作干扰,市场实际生猪供应或略有影响,但整体仍为增量。供应端对猪价形成利空影响,或导致2025年上半年行业盈利空间收窄。
展望2025年上半年,根据生猪繁育周期,通过不同口径(能繁母猪存栏、新生仔猪数)推算,得出2025年1月份生猪理论出栏量环比微减,2-6月份或均呈现环比增加的趋势,整体供应或较为充裕,从而利空猪价。

牧原股份:希望明年阶段性达到12元/kg的成本目标
12月21日,牧原股份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据公司介绍,2024年11月份,公司销售生猪638.3万头,其中商品猪590.6万头,仔猪45.9万头,种猪1.8万头。2024年1-11月,公司累计销售生猪达6302.5万头。在成本方面,公司2024年11月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3.1元/kg左右,环比下降0.2元/kg,其中单位期间费用基本保持不变,成本下降主要来源于饲料价格的下降和生产成绩的改善。在生产指标方面,公司11月的PSY在29以上,全程成活率接近86%,肥猪日增重在800g左右,育肥料肉比在2.8左右。
关于公司明年的成本目标,牧原股份表示,当前公司优秀场线的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已降至12元/kg以下,后续会在内部持续推动优秀成绩的复制、推广,以带动整体生猪养殖成本的下降。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公司希望明年可以阶段性达到12元/kg的成本目标。
针对公司屠宰肉食业务的经营情况,公司表示,今年三季度以来,公司屠宰肉食业务经营情况逐步好转,头均亏损明显下降,主要得益于今年在渠道开拓、客户服务、运营能力等方面的提升。随着春节前消费旺季来临,公司近几个月屠宰量逐步提升,11月的产能利用率已达50%以上。公司力争在12月份屠宰旺季期间,实现屠宰肉食业务单月扭亏为盈。下一步屠宰肉食板块将持续加强销售渠道开发与客户开拓,提高产能利用率,不断优化客户结构及产品结构,提升已投产屠宰厂的运营效率,进一步增强屠宰肉食业务的盈利能力。
02 正虹供饲料、天邦托管养猪,共同运营湖北、湖南闲置猪场

厦门建发为世界500强第85名,擅长大宗原料采购,玉米年采购量达1400万吨;正虹科技是中国饲料行业最早改制上市的企业,饲料加工生产经验丰富;天邦食品为头部养猪、屠宰企业,对优质原料需求高。此次合作,三方合作优势互补,厦门建发提供原料,正虹科技负责生产、质检、存储和运输,天邦食品为需求终端,做好配方与饲喂。目前,正虹已与天邦下属的安徽汉世伟展开饲料合作,产出猪肉广获好评。未来计划在养殖方面深入合作,共同建设和经营湖北、湖南闲置猪场,扩大生猪养殖量。天邦也将通过下属嗨客猪管家托管业务,帮助正虹科技扩大生猪养殖量。
作为养猪行业的两家上市公司,天邦目前虽仍处于ST状态,并正在申请重整,但令人欣慰的是,无论负债率还是养猪成绩,天邦在2024年均展现出改善的迹象。今年三季报显示,其利润达到13.41亿元,成功实现扭亏为盈。相比之下,正虹今年三季报的资产负债率仍在上升,业绩也处于亏损状态。
01 天邦的养猪底蕴
天邦深耕养猪领域数十载,积累了深厚底蕴。在种猪繁育板块,其自主培育的优良种猪品系成效斐然,母猪年平均产仔量高达 28.5 头,大幅超越行业均值约 22 头的水平。这得益于天邦长期投入科研,建立专业种猪基因选育实验室,运用前沿生物技术精准改良种猪基因,使得仔猪不仅数量可观,且先天体质强健,抗病能力出众。
饲料研发领域同样成绩亮眼,天邦自主研发的系列猪饲料,凭借独特配方与精细加工工艺,饲料转化率稳定维持在 2.35 : 1 左右。相较于行业普遍的 2.6 - 2.8 : 1,优势显著。以一个万头猪场为例,一年下来可节省饲料成本近百万元,这无疑为养殖户削减了一大笔开支,同时确保猪只在各生长阶段获取充足、均衡营养,加速生长周期,提升猪肉品质。
回首过往业绩,2024 年截至第三季度末,天邦生猪出栏总量已突破 500 万头大关,其中高品质瘦肉型商品猪占比超 70%。这些生猪凭借肥瘦比例适宜、肉质鲜嫩多汁、无药物残留等优势,畅销国内各大肉类加工企业与生鲜市场,口碑载道,进一步巩固了天邦品牌在终端市场的认可度。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更是天邦的一张王牌。斥巨资打造的智能化疫病监测预警系统,覆盖旗下所有猪场。通过大数据分析与实时传感技术,对猪舍温湿度、氨气浓度、猪群采食饮水异常等关键指标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过去一年,因疫病造成的生猪损失率严控在 3.5% 以内,相较于行业 8%- 10% 的平均损耗,天邦为生猪健康成长筑牢了坚实防线。
02 托管新模式解析
天邦全新推出的养猪托管模式别具匠心。技术输出上,组建超百人的资深技术专家团队,依据托管猪场实际状况,量身定制从种猪引进、繁殖计划制定,到仔猪精细化培育、育肥猪精准饲养管理的全流程技术方案。定期组织猪场员工开展技能培训,采用理论授课与现场实操相结合方式,确保新技术落地生根,让托管猪场迅速接轨行业前沿养殖水准。
饲料供应环节,依托天邦自有的大型现代化饲料生产基地,为托管猪场直供优质、新鲜饲料。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饲料从生产、运输到投喂全程精准管控。根据不同猪群生长阶段、季节气候、疫病防控需求,动态调整饲料配方,保证每一头猪吃得 “对口”,避免营养浪费与不足。
疫病防控方面,天邦托管公司配备专业兽医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均具备多年一线实战经验。除每周例行巡检外,还与当地动物疫病防控机构建立联动机制,共享疫情信息,一旦出现突发疫病,能在第一时间响应,迅速隔离、诊断、治疗,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协助托管猪场完善生物安全设施建设,从人员车辆消毒、物资进场检疫,到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全方位构建严密防护网。

【版权说明】来自:中国养猪网(编辑:春夕)、综合新华财经、期货日报、天邦食品、网络整理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