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夏天,生猪出栏价格呈现高位上行走势,养殖端盈利水平不断扩大。以往猪周期行进至此,正是养殖端大干快上之时。然而近日在与多位散户、行业分析人士沟通了解到,目前无论养殖集团厂还是中小散户,产能布局都偏向谨慎。散户资金正陆续退出自繁自养阵营,转向仔猪育肥及二次育肥……
国内生猪价格持续走强,多地猪价更是在近日陆续突破11元/斤大关,截至8月10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已拉升至20.88元/公斤,刷新高点纪录。分析认为,养殖端挺价惜售情绪较浓,供给偏紧,预计短期猪价将继续偏强运行,下半年猪价仍继续向上。

宁可不干也不敢赔!高盈利下散户反收缩
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价格波动周期上行阶段,但山东养殖户王永明的猪场内却空空如也。“手里现在没有猪,两栋1800平的猪场就这样晾着了。”他告诉记者。
2020年头猪利润超2000元之时,王永明手中50头母猪的产能规模,每年可出栏近千头。但2021年末受非洲猪瘟疫情影响,猪场归零,此后伴随猪价一路下跌,他的产能就一直没能再补上。
“现在养殖成本对比2018年之前高了许多。以前十万、二十万就能干,现在根本不够。散户资金有限,宁可不干也不敢赔。今年市场开头不温不火,感觉坑砸得不够深,就一直没敢上产能。”他告诉记者,由于对疫病和周期不确定性的顾虑,现在身边还在养母猪的养殖户已比之前少了许多。自繁自养的养殖周期过长,一旦染病亏损太大,散户当前都偏好做仔猪育肥和二次育肥,赚点快钱。
虽然看好二育,但在经历近几个月猪价的快速拉涨后,王永明当下也不敢在猪价高位谋求布局。
据数据统计,截至上周四,国内自繁自养生猪周均盈利为665元/头,环比增加37.72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周均盈利559.8元/头,环比增加54.32元/头。
截至8月2日,全国生猪自繁自养盈利已达到765元/头,随着近几日价格继续拉涨,头猪盈利或逼近800元/头。
“现在市场确实很好,但跟散户关系不是很大。散户的猪已经不多了。”和众多散户一样,虽已判断猪周期逐步回暖,但在2023年末自家猪场受非瘟冲击“全军覆没”后,河南洛阳天蓬养殖场负责人王鹏没有再选择采购母猪自繁自养。
他告诉记者,尽管近年来已投入了很高的疫病防控成本,但依然无法完全阻隔疫情。去年四季度,伴随周边十里八乡猪场纷纷中招,他手中300头母猪及匹配的5000头育肥产能全部打了水漂。现在猪场仅剩2500头育肥猪在栏,而原来的母猪场已经租给别人养牛去了。
“连续亏损谁能不怕,母猪以后是肯定不会考虑再养了。”他说。

饲料成本下降利好养殖利润提升,二育积极性提升
虽已明确不再采购母猪产能,但这几个月,王鹏与朋友合伙,在仔猪育肥和二次育肥上做起了文章。
“今年饲料便宜,造肉成本低,猪都往大处养,出栏均重目前都在300斤以上。除了自己的猪场外,我还在别的地方租赁了猪场。现在周边几个县区根本找不到闲置的猪场,都被租完了。”他介绍,目前散户养殖也多采用自动料线,人工、水电和场租成本均不高,饲料成本占大头。虽然前两年受高饲料成本影响,二次育肥也存在亏损情况。但今年豆粕、玉米等饲用商品价格整体下行,无论是仔猪育肥还是二次育肥都能赚到钱。
上海钢联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份起,豆粕、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其中豆粕价格跌幅将近40%,使得饲料成本明显下降。今年五六月份,各大上市猪企完全成本为13.7元/公斤至15.11元/公斤,较年初普遍下降1元/公斤以上,明显利好养殖利润提升。

毕慧也表示,虽然从7月下旬开始,仔猪成本重新站上500元/头,再度出现上涨,但饲料成本却是稳步下行。7月份以来,自繁自养饲料成本从1037.5元/头下降至1021.5元/头。综合来看,8月初的生猪养殖成本与7月初相比变化并不大,依然维持在1910元/头。随着猪价继续上行,养殖盈利也将持续扩大。
在此背景下,王鹏身边做自繁自养的养殖户90%都已经转向仔猪育肥和二次育肥。在他看来,散户的风控能力无法与大集团比拟。买集团化企业的仔猪,不仅能规避风险,目前价格也比自己养母猪生仔要划算,利润更有保障。
据介绍,他今年6月布局了三四千头的小体重猪进行二次育肥,购入时头均体重在220斤至230斤,成本价约17元/公斤,现在均重达到300斤左右,一头猪净利润可以达到600元。
此前在5月份,他和朋友虽然是以高价买入仔猪育肥,但目前出栏均价也达到了20元/公斤上方,以出栏均重300斤测算,一头也能有七八百元的利润。
“今年五六月份时二育的积极性就已明显提升,且近年来二育群体规模是在不断扩大的。”卓创资讯生猪分析师朱泽坤称,母猪成本较高,且养殖母猪就需要根据繁育周期去及时配种、分娩、出栏,没有办法避开亏损周期。但做二次育肥的散户,无论养十天还是养一个月,都可以自由选择,操作空间和出栏周期比较灵活,承担的压力也最小。
当前,大厂和种猪公司是二育生猪的主要来源。养殖户在生猪体重200斤左右买入,可续养至300斤甚至350斤,从中赚取差价。
通常二育补栏积极性最高的时点是在每年9月下旬到10月。一般散户喜欢在中秋节前集中出栏,出栏后空栏率相对较高,给做二次育肥提供了空间。同时在9月至10月补栏,正好出栏时间点对应春节前及南方腌腊的旺季,也给大猪出栏给予了较好需求。
从近期价格走势来看,猪价重心预期仍偏强。以当前集团、规模场成本控制来看,今年利润仍相对可观,猪价维持在成本线以上是大概率事件。养殖端保持合理出栏节奏,下半年生猪养殖仍有盈利表现。猪价未来的行情基于供需表现,另外还需重点关注疫病防控情况以及市场节奏,猪价走势大概率以在成本线附近窄幅波动为主,短期会受情绪及突发因素影响阶段性宽幅震荡。

【版权说明】来自:中国养猪网(编辑:艾栗)、证券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