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市场数据显示,2025年11月24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为每公斤11.57元,较前一日小幅下跌0.06元,月环比下降2.4%,同比降幅高达30.0%。当前猪价整体呈现持续下行趋势,市场情绪偏弱。在全国范围内,有11个省份猪价出现下跌,5个省份上涨,其余地区基本保持稳定。其中,新疆以每公斤11.00元成为全国最低价地区,而福建则以12.43元/公斤位居最高价区域。广东和河南两地跌幅最为明显,环比下降0.20元/公斤;甘肃则表现突出,涨幅达0.30元/公斤,成为当日最大亮点。
从市场运行态势来看,当前生猪市场整体处于弱势震荡阶段。北方部分主产区由于养殖户出栏节奏加快,叠加屠宰企业采购量略有提升,导致局部供应压力加剧,价格承压明显。相比之下,南方市场受即将进入传统腌腊季的消费回暖预期支撑,养殖户出栏积极性有所降低,惜售情绪初现,使得价格下行速度放缓,跌幅相对温和。
供应方面,目前全国养殖户整体出栏节奏较为均衡,但部分地区前期存在的惜售心理逐渐减弱,部分养殖户选择集中出栏,造成短期内市场供给增加,进一步加大了价格下行压力。与此同时,北方产区因物流成本优势明显,跨区调运活跃,大量生猪南下进入消费市场,压缩了南北区域间的价差空间,也对高价区形成压制。
需求端虽已步入传统的冬季腌腊备货期,理论上应带动猪肉消费上升,但实际需求释放情况并不理想。终端消费者对当前猪肉价格仍显敏感,高价接受度偏低,批发市场走货缓慢,白条肉销售乏力,抑制了猪价反弹的动力。餐饮及集团采购恢复进度也较为缓慢,未能有效拉动市场需求增长。
展望未来行情,短期内猪价或将继续维持震荡偏弱的运行格局。供应端的增量压力仍是主导因素,尤其是在年底集中出栏窗口临近的背景下,市场供给充足甚至阶段性过剩的局面难以迅速扭转。不过,随着气温逐步下降,南方地区腌腊活动有望陆续启动,或将带动局部市场需求回升,为猪价提供一定支撑。预计未来一周,北方产区仍将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而南方市场在消费端的拉动下,价格跌幅可能收窄,部分区域或出现阶段性企稳迹象。
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科学决策显得尤为重要。建议广大养殖户理性应对行情波动,避免盲目追涨杀跌。应结合自身资金状况、存栏结构和成本控制能力,合理安排出栏节奏。与其被动等待行情反转,不如主动优化生产管理,提升养殖效率,降低综合成本,增强抗风险能力。毕竟,在行业深度调整期,‘把猪养好’才是立足之本。
此外,借助专业的数据分析工具和服务平台,能够帮助从业者更精准地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实时监测价格动态、预测行情走势、获取行业深度报告以及了解大型养殖企业的采购动向,不仅可以提高决策的前瞻性,还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对于规模化养殖场和家庭农场而言,建立基于数据驱动的经营体系,已成为应对市场波动的重要手段。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