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文明建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如何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赢,成为各地探索的重要课题。云南省禄丰市作为全国畜牧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养殖业产值在地方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然而,伴随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大量畜禽粪污带来的环境压力也日益凸显——土壤重金属累积、水体富营养化、空气恶臭等问题威胁着“绿水青山”的生态底色。面对“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难以兼得的困境,禄丰市走出了一条以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为核心的破局之路,通过将种植业与养殖业深度融合,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环境污染减量化、农业生产高效化的良性循环。
  近年来,禄丰市持续推进畜禽养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生猪存出栏量连续12年位居楚雄州首位。2024年,全市畜禽粪污年产生量高达396.2万吨。若这些粪污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将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传统‘末端治理’模式成本高、运维难,且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源浪费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自2021年起,禄丰市被列为全国首批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开启了从‘治污’到‘循环利用’的根本性转变。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粪肥还田面积达27746.67公顷,消纳粪肥101.23万吨,其中腐熟干粪6.6万吨、液体粪肥94.63万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超过90%,有效缓解了环保压力。以唐人神集团禄丰美神养殖有限公司为例,其母猪存栏1.5万头,年出栏仔猪42万头,通过实施种养循环项目,实现了粪污肥料化还田,大幅降低环保投入,既提升了经济效益,又改善了生态环境。
  禄丰市的绿色种养循环模式以专业化服务为主体,构建起完整的粪肥收集、处理与还田技术体系。在固体粪污处理方面,采用堆肥发酵或生产商品有机肥的方式进行资源化利用。2024年,不同区域根据作物类型和土壤条件,科学施用干粪或有机肥,如广通镇和一平浪镇玉米亩均施用量达8791.49公斤,水稻达8964.18公斤;土官镇桃园每公顷施用达9256.72公斤。同时,创新推广‘液体粪肥+N’施肥技术,在6个乡镇建立示范片区1080公顷,结合测土配方,精准补充化肥,实现有机无机协同增效。项目区粮食作物平均亩产增加21.6公斤,增幅达2.16%;桃树亩均增产35.4公斤,增幅1.82%,充分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与高效性。
  在技术路径上,禄丰市形成了两条主要处理模式:一是‘干清粪+堆粪场+三级沉淀池+农业还田’,适用于中小型规模养殖场,实行雨污分流、干湿分离,固体粪便经堆肥发酵后还田,污水经厌氧处理后用于灌溉;二是‘固体粪便堆肥+液体粪污厌氧发酵’,依托大型沼气工程,将沼气用于发电,沼液沼渣由第三方企业集中收集,配送至果蔬基地作为液态有机肥使用。此外,异位发酵床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粪污处理效率,通过微生物作用实现粪污无害化、减量化,并便于后续运输与利用。在具体还田应用中,根据不同作物需求,形成三大技术模式:粮食作物采用‘粪肥+配方肥’,蔬菜和果树则推广‘粪肥+水肥一体化’,确保养分供给精准、高效。例如,玉米种植中每亩基施腐熟粪肥500~1000公斤,并配合配方肥与追肥;而桃树则在秋季基施优质粪肥3000~4000公斤/亩,结合水溶肥分次滴灌,显著提升果实品质。
  绿色种养循环不仅带来了显著的生态效益,更释放出可观的经济和社会价值。2021年至2024年间,项目共替代化肥纯量5980.3吨,节约化肥成本4091万元;养殖户减少粪污处理投入1870万元,农户节省劳动成本超千万元,累计产生经济效益达1.28亿元,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撑。生态层面,耕地质量等级由2021年的4.13等提升至2023年的3.99等,土壤肥力持续改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90.79%。典型案例之一是土官镇乌龙潭村的1.2万亩桃园,纳入试点后,通过精准施肥管理,桃子平均亩产达1500公斤,可溶性糖含量从10.78%提升至14.3%,维生素C含量也明显提高,果品售价由5.3元/公斤涨至6.8元/公斤,2025年产值预计达1.22亿元,较往年增长2700万元。不仅如此,‘春赏桃花、夏品桃’的农旅融合模式蓬勃发展,‘滇中桃园’成为热门旅游打卡地,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展望未来,绿色种养循环不仅是当前破解养殖污染的有效手段,更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层面,《农业绿色发展规划(2021—2030年)》明确提出到2030年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的目标,为种养循环提供了政策指引。技术上,随着微生物发酵、固液分离、智能施肥等技术不断升级,粪污处理正朝着‘零排放’‘能源化’方向迈进。产业融合方面,‘生态养殖+有机种植+品牌销售’的高附加值产业链正在成型,推动农业向绿色、优质、高效转型。下一步,禄丰市还需加强粪肥质量监管,深化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完善效果监测体系,推动种养循环从试点走向全域推广。最终,通过‘农牧结合、种养平衡’的系统设计,构建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农业新格局,让绿色发展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与动力。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