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1日,全国生猪市场迎来新一轮价格上行。根据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监测显示,10月20日全国生猪平均价格达到11.26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11元/公斤,尽管月环比下降11.34%,同比下跌35.1%,但近期猪价已显现出明显回暖趋势。在全国范围内,仅有1个省份猪价下跌,多达18个省份实现上涨,市场整体情绪由此前的悲观逐步转向谨慎乐观,行业信心有所恢复。
从区域表现来看,北方产区成为本轮价格上涨的主力。东北地区受二次育肥需求增加推动,外调量提升,价格持续走强;华北市场养殖端看涨情绪浓厚,叠加屠宰企业需求稳定,猪价稳步攀升;华东地区因生猪供应减少,收购难度加大,进一步支撑价格上行。相比之下,华南地区供需相对平衡,价格波动较小,但部分区域在二育补栏刺激下也出现小幅回升。西南地区则凭借白条肉外销至高价区域,成交活跃,价格稳中有升。目前,全国猪价最高省份为安徽,外三元生猪均价达11.75元/公斤;最低为广西,均价9.91元/公斤,区域价差有所扩大。
供应端方面,北方养殖主体出栏节奏明显放缓,散户低价惜售情绪增强,集团化企业走货速度加快,市场流通猪源趋于紧张。与此同时,二次育肥群体仍在积极补栏,部分地区二育占比显著上升,对局部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值得注意的是,南方部分低价区域开始出现‘猪源北调’现象,不仅缓解了北方供应压力,也带动了南方本地价格的小幅反弹。整体呈现‘北紧南松’的供应格局,但跨区调运活跃正在逐步弥合区域间的供需差异。
需求层面也释放出积极信号。随着周末消费带动,屠宰企业订单量回升,部分厂家为保障供应主动提价采购,北方主销区白条肉走货速度改善,终端市场对涨价接受度较高。然而,餐饮消费恢复仍显缓慢,家庭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经销商普遍采取‘随采随销’策略控制库存风险,对后市预期保持谨慎。此外,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已现边际减弱迹象,反映出市场对后续价格持续上涨的信心尚不稳固。
展望后市,短期内猪价或将继续震荡上行,但涨幅可能逐步收窄。一方面,南方猪源北调规模扩大将缓解北方收购压力,养殖主体出栏意愿或随之提升;另一方面,虽临近传统消费旺季,需求有望边际改善,但二育热度降温将限制价格上行空间。技术面来看,当前价格已接近前期震荡平台,若缺乏持续性需求支撑,上涨动力或将减弱。建议养殖户密切关注区域价差变化与二育动向,合理安排出栏节奏,在价格上涨过程中把握出栏窗口,同时加强成本管控,防范潜在回调风险。
在此背景下,行情宝黑金会员正成为越来越多养殖企业和个体户应对市场波动的‘定海神针’。目前,已有十余家知名猪企、饲料龙头企业及保险公司将其作为核心决策工具。黑金会员提供包括实时行情监测、精准价格预测、深度行业报告、猪企采购信息和生产指导在内的全方位服务,帮助用户提前布局、科学决策、降本增效。
即日起至10月20日,行情宝特别推出黑金会员限时免费试用活动,为期两周,名额有限,先到先得。用户可通过扫码加入专属社群,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猪价动态、市场分析与独家资讯。此外,邀请好友共同参与还可解锁更多数据资源权限,共享行业信息红利。
给广大养殖户的一句真心话:‘猪价涨了别贪心,跌了别恐慌!’当前市场波动频繁,关键在于根据自身资金状况和存栏结构灵活应对。与其盲目押注行情,不如专注提升养殖效率,优化管理流程,降低综合成本,这才是穿越周期、实现稳健盈利的根本之道。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