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咱们养鸡人天天围着鸡棚转,就盼着鸡不生病、下蛋多、出栏顺,可有时候偏偏栽在“不起眼”的小事上——要么蛋碎了不少,要么鸡群闹点小毛病,最后一算账,利润少了一大截。其实不用愁,做好这3件关键小事,就能少走弯路、多赚钱。
第一件事,给鸡的“产蛋窝”做足“细节防护”,少碎一个蛋就是多赚一分钱。很多养殖户觉得产蛋窝随便搭就行,结果鸡下蛋时磕碰,或者蛋在窝里被踩碎,一天下来能浪费十几甚至几十枚。其实改改细节就管用:产蛋窝别搭太高,离地面30-40厘米正好,鸡上下方便;窝里铺厚点干燥的稻草或刨花,像给蛋“铺了软垫子”,减少碰撞破损;另外,每天至少捡蛋2次,尤其是早上,鸡下蛋集中,早捡能避免蛋在窝里被其他鸡啄破,积少成多,一个月能多留不少好蛋。
第二件事,喂料“按阶段来”,别让饲料“白吃了”。有些养殖户图省事,全程用一种料喂鸡,结果雏鸡长得慢,产蛋鸡下蛋少,还浪费饲料。其实不同阶段的鸡,需要的营养完全不一样:雏鸡(0-6周)要喂高蛋白的雏鸡料,帮它长骨架、提免疫力;青年鸡(7-18周)用育成料,控制生长速度,为下蛋打基础;产蛋鸡则必须用产蛋高峰期饲料,里面的钙和蛋白质够,才能多下蛋、下硬壳蛋。按阶段喂料,鸡吃得少、长得好、下蛋多,饲料钱花在刀刃上,成本自然降下来。
第三件事,每天“巡棚3分钟”,早发现问题早解决。很多鸡病或异常,都是从细节开始的:比如鸡群突然不爱动、喝水少,可能是要生病;料槽里剩料多,要么是饲料有问题,要么是鸡不舒服;甚至鸡粪的颜色不对(正常是褐色,拉稀或带血就要注意),都是信号。每天早上喂料后、中午、晚上各花3分钟巡棚,看看鸡的精神、吃料、粪便情况,有小问题及时处理,别等拖成大毛病,既花钱又损失鸡,太不划算。
咱们养鸡,拼的不是运气,是细心。把产蛋窝护好、料喂对、巡棚做到位,鸡健康、蛋多产,就算行情有波动,也能稳稳赚钱。你平时养鸡,还有哪些自己摸索的“小妙招”?评论区分享下,咱们一起把鸡养得更顺!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