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季以后,很多猪场想必已经开始做驱虫的工作了,我们常说秋季养猪三件事:防疫,驱虫,配种。秋季是肥猪长膘的季节也是生长速度最快的季节,但是驱虫这工作不能丢,不然营养都给了寄生虫,猪反而只吃不长!
猪的寄生虫病的发病率特别高,尤其生长猪,除影响猪的生长速度,并是很多疾病的如猪的乙型脑炎的重要传播者,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给猪驱虫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其特性,应定期驱虫。
为什么秋季适合驱虫呢?
1、秋季,猪群往往食欲旺盛,吃的多,体况良好,膘情壮,抗病力强,服用驱虫药后对机体影响较小。
2、很多虫卵特别是蛔虫到秋季后正好发育成成虫,此时驱虫效果好,另外秋季驱虫有利于冬季猪群的健康生长。
因为猪身上的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如蛔虫、结节虫、鞭虫等)和体外寄生虫(如疥螨、血虱等)。所以,一般来说猪场驱虫也分为两种形式: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驱虫用药方法有肌肉注射、口服给药、环境或体表喷洒等。驱除体内寄生虫时一般采用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混饲连喂一周的方法。种猪群:每季度1次,拌料,连续使用5-7天,个别驱虫不彻底的用注射剂加强1次。
根据以上特症我们应该:
1、必须采取综合性的兽医防疫措施,制定完整的驱虫方案,定期驱虫。驱虫包括动物的驱虫、环境的除虫。
定期用0.1%~0.2%敌百虫或0.01%杀灭菊酯水溶液喷洒猪舍和用具,以杀灭猪舍和环境中的寄生虫。减少了虫卵或幼虫污染饲料或饮水的机会;消灭各种寄生虫的中间宿主或储藏宿主、保虫宿主和媒介等。
2、猪寄生虫感染往往是体内外寄生虫混感,在制定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寄生虫单一时,选择特效药物,交叉感染时用广谱药,必要时有计划的换药。
体内外寄生虫:阿维菌素+阿苯达唑为主要成分的效果较好;
3、种猪是猪场寄生虫病最主要的带虫者,是散播寄生虫的源头,仔猪感染寄生虫的主要来源为母猪以及其接触的环境,所以应将种猪驱虫放在首位。
4、驱虫后猪舍卫生要及时彻底清除,粪便集中堆积发酵。卫生不严排出的虫体和虫卵又被猪食入,导致二次感染。地面、墙壁可用20% 的石灰水消毒,减少二次感染的机会。
实际选择驱虫时间的方法
一般来说我们选择驱虫的时间有两种方法,分别是按季节进行驱虫和按阶段进行驱虫,具体方法如下:
按季节驱虫:这种方式我们一般可以在每年的春节(3~4月份左右)给生猪进行第一次驱虫,到了秋冬季时(10~12月份)可以开始进行第二次驱虫,这种按季节性给猪进行驱虫要求我们每次都对猪场的所有生猪猪进行用药驱虫。
阶段性驱虫:这种驱虫方式主要是指在猪的特定阶段进行定期用药驱虫。在我们日常的生猪养殖过程中,经常看见的用药方案就是:
1.在种母猪产前的15日左右进行驱虫1次;产后21天进行一次驱虫,避免仔猪因为接触到母猪的粪便而感染,母猪在配种前14天用一次。
2.在生猪保育仔猪阶段时期驱虫1次;仔猪在42~56日龄时进行第一次驱虫,间隔7~10天,再驱虫1次,早期驱虫可以明显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率。
3.生长育肥猪:在保育结束转育肥舍前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3.后备种猪转入种猪舍前15天左右进行1次驱虫;
4.种公猪每年需要驱虫2~3次左右。每年2、6、10月分别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驱虫
5.新购仔猪:在进场后第2周驱体内外寄生虫一次;
据猪群情况、药物性能等灵活使用驱虫药。猪群给药后,仔细观察猪只的反应。出现情况及时处理。商品猪驱虫前还要健胃,减少胃肠粘膜的脱落。驱虫后做消炎处理,然后适当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类添加剂,促进猪只快速生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