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资本联姻:与头部猪企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网络
(一)牧原强强联合:全球 top1 与 top3 的产能核聚变
2025 年 8 月,养猪行业迎来具有深远影响的合作事件。牧原集团与正大集团两大行业巨头于泰国曼谷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饲料供应、智能化养殖、食品深加工等六大领域展开深度协同。此次合作堪称全球养猪业的重大战略举措,牧原集团凭借 343 万头能繁母猪的规模稳居全球首位,正大集团以 111.5 万头存栏量位列全球第三。双方携手,迅速构建起 454.5 万头的超级产能矩阵,开创了全球养猪业头部企业深度合作的先河。
技术共享是此次合作的核心亮点之一。牧原集团在楼房养猪技术方面积累深厚,通过多层立体养殖模式,显著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降低养殖成本;其研发的空气过滤系统,能够有效阻隔非洲猪瘟等疫病传播,为猪群健康提供有力保障。正大集团在全球市场渠道拓展、养殖管理经验等方面优势突出。双方达成核心技术共享共识,并在河南、泰国试点建设跨境育种基地。根据合作规划,双方合作目标是将 PSY(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提升至 30 头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意味着每头母猪每年可多产出数头断奶仔猪,繁殖效率大幅提升,将为全球养猪业的产能提升树立新的标杆。
(二)中粮国际牵手:打通全球农产品贸易动脉
9 月 11 日,正大集团曼谷农产品贸易有限公司与中粮国际有限公司签署全球业务合作备忘录,这一举措标志着两大跨国企业在全球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进入全新阶段,在大豆、玉米等饲料原料贸易以及冷链物流网络建设方面实现深度融合。
中粮集团作为全球布局、全产业链运营的国际大粮商,已构建起遍及全球主产区和主销区的农产品贸易物流网络,拥有 140 多个物流节点,全球加工能力超过 1.2 亿吨,中转能力超 7400 万吨,农产品全球年经营总量达 1.7 亿吨。正大集团在东南亚拥有 300 万吨饲料产能,在当地市场根基稳固。双方合作后,将构建 “美洲原料采购 - 中国智能加工 - 东南亚市场分销” 的闭环供应链。通过整合资源,优化采购、加工、运输等环节,预计可降低饲料成本 8%-12%,有效应对国际粮价波动风险。例如,在大豆采购方面,利用中粮在美洲的采购渠道优势,获取更优质、更低价的原料,再通过正大在东南亚的销售网络,快速将加工后的饲料推向市场,显著提高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扬翔智能化破局:AI 养猪技术出海首秀
9 月 15 日,正大集团资深董事长谢国民亲自带队考察影子科技,并举行战略性合作研讨会,与扬翔集团达成智能农业技术全球布局协议,这是 AI 养猪技术在国际市场的重要突破。
扬翔集团与深圳数影科技合作推出的 FPF 智能养猪整体解决方案,通过 AI 猪只健康监测、精准饲喂算法等技术,构建了真实且实时可控的云端猪场。正大与扬翔合作,将联合开发 FPF 云端猪场系统,并将这些先进技术输出至东南亚。首期计划在越南建设 5 个智能养殖示范场,通过部署 3000 + 智能摄像头和物联网传感器,实现对猪只生长、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当猪只出现健康问题时,系统能够及时预警,兽医可进行远程诊断;精准饲喂算法根据猪只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精准投喂饲料,避免饲料浪费。预计通过这些技术应用,可实现养殖效率提升 20%、人工成本降低 35% 的目标,为解决东南亚 1.2 亿头生猪缺口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推动当地养猪业向智能化、高效化迈进。
二、产能爆破:百万头项目矩阵重塑中国养殖地图
(一)西南重镇:重庆綦江 40 亿全产业链落地
在西南地区,重庆綦江正大集团 100 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正在稳步推进,总投资约 40 亿元,是正大集团在中国产能布局的关键项目。该项目采用创新的 “立体式楼房养殖 + 粪污能源化利用” 模式,具有极高的土地利用效率和环保效益。楼房养殖模式使单场土地利用率提升 60%,有效缓解土地资源紧张问题。配套建设的沼气发电厂,将猪场产生的粪污转化为清洁能源,可满足 30% 场区用电,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对外部能源的依赖。
项目规划涵盖 6000 头核心种猪场、50 万吨饲料厂和年屠宰 100 万头的深加工基地,形成从种猪繁育、饲料生产到生猪屠宰、肉品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一期工程预计 2026 年投产,届时将形成年出栏优质生猪 120 万头、产值超 30 亿元的产业集群。这不仅将带动当地生猪产业的规模化、现代化发展,还将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据估算,项目投产后,将直接带动就业人数超过 1000 人,拉动上下游产业增收超过 50 亿元,为綦江打造百亿级生猪产业集群奠定坚实基础。
(二)中部崛起:湘鄂赣百万头项目齐头并进
崇阳项目
崇阳作为生猪养殖大县,与正大集团合作的 100 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已取得显著成果。2024 年生猪已出栏 90 万头,正在建设的年屠宰 100 万头的食品加工厂备受关注。该加工厂引入德国智能化屠宰线,代表当今世界先进的屠宰技术水平。从生猪进厂到分割包装,全流程实现自动化,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保障肉品质量安全。预计 2025 年肉类加工产能达 15 万吨,这些优质的猪肉产品将通过正大集团完善的销售网络,走向全国各地的餐桌。这不仅提升崇阳生猪产业的附加值,还将推动当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徐埠镇 2400 头育肥场
徐埠镇正大 2400 头育肥场新建项目是正大集团在中部地区的重要布局。该育肥场采用 “全封闭空气过滤 + 智能化环控” 系统,生物安全等级达到欧盟标准,有效抵御非洲猪瘟等疫病的侵袭,保障猪群健康生长。场内配置全自动喂料机器人,可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营养需求,精准投喂饲料,避免饲料浪费,降低养殖成本。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备确保废弃物的环保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10 月投产后,年出栏优质商品猪可达 60 万头,将为市场提供稳定的猪肉供应,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猪肉的需求。
(三)育种攻坚:汶川 GGP 种猪场筑牢基因护城河
在育种领域,正大集团投资 1.25 亿元建设的汶川现代化 GGP 种猪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该种猪场引进美国、丹麦等国的顶级种猪基因库,汇聚全球优质种猪基因资源,为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种猪品种奠定基础。运用基因组选择技术和胚胎移植技术,种猪场能够快速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种猪,加速品种改良进程,年选育核心种猪 2 万头。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 “原种培育 - 扩繁推广 - 商品猪生产” 的完整育种体系。通过这一体系,正大集团能够实现种猪的自主培育和供应,减少对国外种源的依赖。目标是 3 年内实现种猪料肉比降至 2.4:1,这意味着每消耗 2.4 单位的饲料,就能产出 1 单位的猪肉,养殖效率大幅提高;繁殖性能提升 15%,即母猪的产仔数、仔猪成活率等指标将显著改善。这不仅将提升正大集团在养猪行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有望打破国外种源垄断,推动中国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生猪产业的种源安全。
三、出海破局:借东南亚风口打造全球供应链枢纽
(一)东南亚刚需:5000 万头缺口催生战略机遇
在东南亚地区,猪肉是居民饮食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南、印尼等国每年生猪需求总量高达 1.2 亿头。然而,非洲猪瘟的肆虐给该市场带来严重冲击,当前供应缺口超过 40%。以越南为例,2024 年因非洲猪瘟扑杀的生猪数量超 5.7 万头,直接导致产能缺口达 20%。供应短缺推动猪价持续攀升,长期高于中国市场 30% 以上,2025 年春节后,胡志明市瘦肉价格飙升至 160,000 越南盾 / 公斤(约 49.08 元人民币),给当地消费者带来较大经济压力。
正大集团在东南亚拥有 50 年的发展历程,已建立起覆盖 12 国的饲料销售网络和 200 万吨仓储物流体系,具备本地化合规服务能力,这是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在生物安全审批方面,正大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良好的政府关系,能协助合作企业快速通过审批,将审批周期缩短 3 - 6 个月。在土地租赁方面,正大熟悉当地土地政策和市场情况,能帮助企业获取合适的土地资源,并妥善处理租赁过程中的各类问题,降低企业的运营风险。例如,在帮助牧原集团落地越南项目时,正大通过本地化服务,成功解决土地租赁和生物安全审批难题,使项目落地周期缩短 40%,预计 2027 年项目投产后,将填补越南 10% 的市场缺口。
(二)技术输出:中国模式破解东南亚养殖困局
楼房养猪
在土地资源紧张的东南亚地区,楼房养猪模式成为解决养殖空间问题的有效途径。正大与牧原合作,在越南胡志明市建设的 10 层智能化养殖大楼,单栋存栏量达 1.2 万头,是传统平层猪场的 5 - 8 倍,极大提高土地利用率。大楼配套的空气过滤系统,采用 4 层高效过滤技术,空气过滤效率高达 99.9%,将非洲猪瘟感染风险降低 85%。该模式可复制到土地资源紧张的东南亚城市周边,预计未来 3 年内,将在越南、印尼等国推广 50 座以上智能养殖大楼,新增存栏量 500 万头以上。
智能防疫
为解决东南亚地区疫病防控难题,正大与扬翔合作,部署区块链疫病监测平台。该平台实时追踪 300 公里范围内的疫情动态,结合 AI 体温监测技术,通过智能摄像头识别猪只体温变化,实现疫病早期预警准确率 92% 以上。一旦发现异常,系统立即发出警报,兽医可远程诊断并采取防控措施。在越南试点项目中,通过该平台成功预警并控制 3 起潜在疫情,避免大规模疫病爆发,保障猪群健康。这一智能防疫模式将在未来 2 年内覆盖东南亚 50% 以上的规模化猪场,提升整个地区的疫病防控水平。
(三)双循环战略:构建跨境产业协同生态
正大集团积极打造 “中国技术 + 东南亚市场” 的双循环模式,构建三大跨境产业链。在广西 - 越南生猪供应链上,依托凭祥口岸的快速通关优势,通过优化通关流程、建立绿色通道,实现仔猪跨境运输 “零等待” 通关,每天可运输仔猪 5000 头以上,将运输时间缩短至 2 小时以内。
在云南 - 老挝种猪繁育带,利用老挝低成本土地建设隔离检疫场,面积达 500 亩,可容纳种猪 2 万头。通过严格的隔离检疫措施,确保种猪健康进入中国市场,每年向中国供应优质种猪 5 万头以上。
泰国 - 柬埔寨食品加工集群将柬埔寨优质生猪加工成即食产品返销中国,预计 2028 年东南亚业务营收突破 200 亿元。在柬埔寨建设的食品加工厂,年加工能力达 30 万吨,生产的猪肉脯、香肠等即食产品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通过这三大跨境产业链,正大集团将实现中国与东南亚在生猪产业上的深度协同,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四、行业影响:重新定义全球养猪业竞争格局
(一)成本革命:规模化 + 智能化驱动效率突围
正大集团通过大规模的产能建设和智能化技术应用,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在中国区,正大集团通过百万头项目的集中建设,实现规模经济。以重庆綦江项目为例,通过整合种猪繁育、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到屠宰加工等环节,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损耗,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同时,智能化改造大幅提升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正大集团引入的智能饲喂系统,能够根据猪只的生长阶段和体重,精准投喂饲料,避免饲料浪费,饲料转化率提高 12%。通过这些举措,正大中国区养殖成本已降至 6.8 元 / 公斤,较行业平均水平低 15%,形成明显的成本优势。
随着东南亚项目的逐步落地,正大集团计划将智能化技术复制到海外市场。在越南的智能养殖示范场,通过部署大量的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实现对猪只生长环境、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养殖场能够提前预警疫病风险,及时采取防控措施,降低疫病带来的损失。预计到 2026 年,海外项目的成本可控制在 7.5 元 / 公斤,进一步巩固其在全球养猪业的成本竞争力。这种成本优势将对国际同行形成巨大压力,促使他们加速技术升级和规模化发展,以应对正大集团带来的竞争挑战。
(二)生态重构:从单打独斗到联盟作战
正大集团与牧原、扬翔的合作开创 “龙头企业技术联盟” 的新模式,为中国养猪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这种合作模式打破以往企业之间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技术共享和优势互补。牧原在楼房养猪技术和智能化养殖设备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扬翔则在 AI 养猪技术和精准饲喂算法上有所建树,正大集团凭借其在全球市场的渠道和资源优势,将这些企业的技术整合起来,共同开拓海外市场。
这种合作模式也带动行业内其他企业跟进。温氏、新希望等企业开始积极组建出海联合体,通过整合资源,共同应对国际市场的挑战。在东南亚市场,中国企业通过 “技术共享 + 市场分治” 的策略,避免恶性竞争,形成合力开拓市场的新局面。各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在不同的区域和领域发挥作用,共同提高中国企业在东南亚市场的占有率。预计未来 3 年,东南亚市场中国企业的占有率将从 10% 提升至 35%,中国养猪企业将在国际市场上占据更加重要的地位。
(三)价值升级:从生猪养殖到食品生态构建
正大集团正在实施 “从农场到餐桌” 的全链条延伸战略,致力于构建完整的食品生态。在重庆、崇阳等项目中,正大集团配套建设预制菜加工厂,开发黑猪肉香肠、低温火腿等高端产品。这些产品不仅提高生猪的附加值,还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方便食品的需求。与单纯的生猪销售相比,预制菜等深加工产品的毛利率提升 25%,为企业带来更高的利润空间。
结合华润万家、7-Eleven 等零售渠道,正大集团构建 “养殖 - 加工 - 零售” 的闭环。通过与零售企业的合作,正大集团能够直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根据市场反馈及时调整产品策略。同时,零售渠道也为正大集团的产品提供更广阔的销售平台,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正大集团在华润万家超市推出的自有品牌猪肉产品,凭借优质的品质和合理的价格,受到消费者的广泛欢迎,销售额逐年增长。通过这种全链条延伸和闭环构建,正大集团实现从单一生猪产品向食品品牌的价值跃迁,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结语:全球养猪业的 “正大时间”
当中国养猪业步入深度调整期,正大集团以一系列极具前瞻性与创新性的举措,在全球养猪业舞台上脱颖而出。“资本联姻 + 产能爆破 + 技术出海” 的组合策略,使其不仅在国内成功构建百万头级养殖基地,夯实产业基础,更借助东南亚战略,成功开辟第二增长曲线,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这场始于养猪业的全球布局,本质上是对农业产业链的深度价值重构。正大集团不再局限于单纯的生猪生产者角色,而是凭借自身的资源整合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逐步转型为全球食品供应链的组织者。通过与头部猪企的深度合作、大规模的产能扩张以及先进技术的输出,正大集团正在重塑全球养猪业的竞争格局,引领行业朝着规模化、智能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随着 500 万头海外产能的逐步落地,正大集团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全球农牧帝国新篇章。这一宏伟蓝图的逐步展开,不仅是正大集团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或许也将成为中国养殖业全球化征程的新起点。它将激励更多的中国养殖企业积极投身国际市场,参与全球竞争,推动中国养殖业在国际舞台上展现更加卓越的风采,为全球农业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来源:现代畜牧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