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雨突袭后,猪场极易面临积水、疫病、设备故障等多重风险。及时做好灾后处理,是减少损失、保障生猪安全的关键。以下这份实操指南,建议养殖户逐条落实。
一、先排积水,严防“泡栏”隐患
1. 优先疏通排水系统,清理排水沟内的淤泥、杂物,确保雨水能快速排出,避免猪舍、料库、粪污池长时间积水。
2. 对积水严重的猪舍,可使用抽水泵辅助排水,同时用干沙土、草木灰铺垫地面,加速水分蒸发,防止生猪蹄部溃烂。
3. 检查猪舍周边是否有塌陷、滑坡风险,及时加固围墙、屋顶,避免二次灾害损伤猪群。
二、全面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链
积水退去后,病菌易滋生,必须立即开展“全场景消毒”:
环境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如次氯酸钠)对猪舍内外地面、墙壁、门窗,以及运输车辆、饲喂工具全面喷洒,每天1次,连续消毒3天。
猪体消毒:选用温和的复合碘消毒剂,对生猪体表进行喷雾消毒,重点清洁腹部、四肢等易沾染污物的部位,避免刺激皮肤。
饮水消毒:在饮水中添加适量过硫酸氢钾,确保生猪饮水安全,减少消化道疾病发生。
三、细致观查,及时处理病弱猪
暴雨后生猪易出现应激反应,需增加巡查频次,重点关注以下3点:
1. 精神状态:若发现生猪精神萎靡、扎堆、不愿活动,可能是应激或发病前兆,需及时隔离观察。
2. 采食饮水:记录每栏生猪的采食、饮水情况,若出现采食量骤降、不喝水,需排查是否有肠胃问题或感染疫病。
3. 健康指标:定期测量生猪体温,对体温异常(高于39.5℃或低于38℃)、腹泻、咳嗽的猪只,及时联系兽医诊断治疗,避免疫情扩散。
四、调整管理,帮生猪快速恢复
1. 饲料优化:在饲料中添加电解多维、黄芪多糖,补充营养、提高生猪免疫力,缓解应激反应;若饲料受潮发霉,需立即更换,严禁饲喂变质饲料。
2. 环境调控:保持猪舍通风干燥,关闭潮湿的侧窗,开启风扇或通风设备,降低舍内湿度(控制在60%-70%);低温天气及时增温,避免生猪受凉。
3. 密度调整:若部分猪舍受损,需合理调整生猪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导致打架、争食,影响生长。
暴雨无情人有情,做好灾后管理,才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保障猪场后续生产稳定。希望这份指南能帮到各位养殖户,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更多实操经验!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