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看病靠“望闻问切”,养鸡管鸡舍其实也能套用这招!很多养鸡人发现鸡群出问题时,往往已经错过最佳补救期,其实鸡舍的环境、鸡的状态早有“信号”。今天就教大家用“望闻问切四步法”巡检鸡舍,把隐患掐在萌芽里。

第一步:望——用眼睛“扫”出异常

“望”是最直观的检查方式,重点看环境、鸡群状态、粪便三大块,一眼就能发现不对劲的地方:

望环境:看鸡舍光照是否均匀(过强易让鸡应激,过弱影响采食)、通风口是否通畅(有无堵塞导致空气不流通)、地面/网床是否干燥(潮湿易滋生细菌);还要看料槽、水槽是否干净,有无残留饲料发霉、积水变质。

望鸡群:健康鸡精神饱满,扎堆时会自然散开,采食喝水积极;若发现鸡群出现“异常动作”要警惕——比如缩颈闭眼、羽毛蓬松(可能感冒或发烧)、翅膀下垂、站立不稳(可能缺营养或生病)、频繁啄羽啄肛(可能密度大或营养失衡);另外,观察鸡冠颜色,健康鸡冠是鲜红有光泽的,苍白可能贫血,发紫可能缺氧或感染疫病。

望粪便:正常鸡粪是成型的,表面有一层白色尿酸盐;若出现稀粪(可能消化不良或病毒感染)、带血粪(需警惕球虫病)、绿色粪(可能感染新城疫等疫病)、白色石灰样粪(可能肾脏有问题),就要及时排查原因。

第二步:闻——用鼻子“辨”出隐患

鸡舍里的气味是“环境晴雨表”,正常情况下只有轻微的饲料味和鸡粪味,若出现刺鼻异味,说明环境已出问题:

闻氨气味:若一进鸡舍就闻到强烈的刺激性氨味(类似厕所臭味),说明通风不足,鸡粪中的尿素分解产生大量氨气,长期会刺激鸡的呼吸道,引发鼻炎、支气管 闻霉味:若闻到潮湿的霉味,可能是饲料储存不当发霉,或鸡舍潮湿导致垫料、羽毛发霉,鸡吃了发霉饲料会引发霉菌毒素中毒,出现采食量下降、产蛋率降低等问题。

闻异味:若闻到腐臭味,要检查是否有死鸡未及时清理(死鸡腐烂会滋生大量病菌);若有酸臭味,可能是水槽积水变质或饲料发酸,需立即更换清洁。

第三步:问——用沟通“补”全信息

很多养鸡人(尤其是雇人养殖的)容易忽略“问”,其实和饲养员、技术员沟通,能获取眼睛看不到的细节:

问日常操作:问“最近鸡的采食量有没有变化?”(突然减少可能是生病前兆)、“饮水量是否正常?”(饮水量骤增可能是发烧或环境太热)、“晚上鸡群是否安静?”(频繁问异常情况:问“有没有发现死鸡?死鸡数量和症状是什么?”“最近有没有调整饲料配方或更换疫苗?”(饲料更换不当可能导致消化不良,疫苗反应可能让鸡短期不适);若鸡舍有设备,还要问“风机、水帘、温控器是否正常工作?”(设备故障会直接影响环境)。

问历史数据:问“近一周的产蛋率、增重速度是多少?”(数据突然下滑说明有问题),对比往期数据,能更早发现趋势性异常,比如产蛋率每天下降1%以上,就需要重点排查。

第四步:切——用手“摸”出真实状态

“切”不是把脉,而是用手触摸鸡舍环境、鸡的身体,感受真实情况(操作时要轻,避免惊吓鸡群):

切温度:用手触摸鸡舍地面、墙壁,感受温度是否适宜(雏鸡适宜温度30-35℃,成年鸡20-25℃);也可以摸鸡的鸡爪,健康鸡的鸡爪是温热的,冰凉可能是受凉,发烫可能是发烧。

切湿度:用手抓一把垫料(或地面泥土),握紧后松开,若垫料能轻轻散开,说明湿度合适(成年鸡舍湿度50%-60%);若成团不散,说明湿度过高,易滋生寄生虫和细菌;若一捏就碎,说明湿度过低,易导致鸡呼吸道干燥。

切饲料/粪便:用手摸饲料,感受是否干燥无结块(结块可能是受潮);摸新鲜粪便,感受是否有正常的弹性(过稀说明消化差,过硬可能缺水)。

其实“望闻问切”不难,难的是每天坚持——建议大家每天早晚各做一次巡检,每次花10-15分钟,就能及时发现鸡舍的小问题,避免小隐患变成大损失。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