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养鹅,不少人觉得“鹅好养、抗病强”,但想让鹅少生病、长得快、产蛋多,其实藏着不少学问。不管是新手养殖户还是有经验的农户,做好以下4点,就能让鹅群健康成长,效益翻倍。

1. 选对“鹅苗+场地”,打好养殖基础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选苗和场地直接影响后续养殖效率。

选鹅苗:优先选正规孵化场的健康鹅苗,要求精神活泼、眼睛明亮、叫声洪亮,用手抓时挣扎有力,避免选绒毛杂乱、站立不稳或有腹泻症状的弱苗。根据需求选品种,比如追求生长快选“狮头鹅”,追求产蛋多选“豁眼鹅”。

选场地:鹅是水禽,场地需靠近干净水源(如池塘、河流,避免污染水体),同时要有干燥的棚舍和开阔的运动场。棚舍要通风透光,地面铺垫稻草或沙土(防潮湿),运动场周围围上护栏,防止鹅走失或天敌入侵。

2. 科学“饲喂管理”,让鹅长肉快、产蛋稳

不同生长阶段的鹅,营养需求差异大,饲喂需“按需调整”。

雏鹅(0-4周龄):重点喂易消化的饲料,前3天可喂熟小米或碎玉米,搭配切碎的青菜叶(补充维生素),每天喂6-8次;1周后逐渐添加雏鹅专用料,保证蛋白质含量(18%-20%),饮水要清洁,可加少量葡萄糖提升抵抗力。

青年鹅(5-10周龄):以青饲料为主(如黑麦草、苦荬菜),搭配精饲料(玉米、豆粕),每天喂3-4次,促进骨骼和肌肉生长;有条件的可让鹅每天下水1-2小时,增强体质。

产蛋鹅:产蛋前1个月开始补充高蛋白饲料(蛋白质20%-22%),每天喂4次,其中晚上加喂1次(提升产蛋率),同时在饲料中添加贝壳粉或石粉(补充钙,防软壳蛋),保证每天16小时光照(自然光照不足可补光)。

3. 做好“疾病预防”,减少养殖损失

鹅抗病性强,但仍需警惕常见疾病,预防是关键。

疫苗接种:雏鹅7-10日龄接种小鹅瘟疫苗(预防高致死性的小鹅瘟),15-20日龄接种禽流感疫苗,产蛋前再加强1次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具体可根据当地疫情调整。

环境消毒:每周用生石灰或过氧乙酸溶液对鹅舍、食槽、饮水器消毒1次;及时清理粪便和残留饲料,避免霉菌滋生;夏季做好防暑(棚舍搭遮阳网、提供凉水),冬季做好保暖(棚舍封窗、铺厚垫料),减少应激诱发疾病。

早期观察:健康鹅会主动采食、下水,若发现鹅精神萎靡、羽毛蓬松、不进食、腹泻或呼吸困难,要立即隔离,联系兽医诊断,避免疾病扩散。

4. 关注“日常细节”,提升养殖效率

细节决定成败,这些小技巧能帮你少走弯路。

分群饲养:按鹅的年龄、大小、强弱分群,避免大鹅欺负小鹅,保证每只鹅都能吃到饲料;产蛋鹅单独饲养,提供安静的产蛋箱(铺软草),防止蛋被踩破或啄食。

合理下水:雏鹅10日龄后再下水(过早下水易受凉),下水时间从10分钟逐渐增加到1小时,水温低于15℃时减少下水次数;每次下水后让鹅在运动场晾干羽毛,再赶回棚舍,避免潮湿引发皮肤病。

掌握以上要点,养鹅就能从“粗放”变“精细”,轻松实现高收益。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殖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