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程度越来越高,规模化也带来对标准化的要求。标准化规模养殖过程中,有很多需要关注的技术问题,比如说温度的控制、湿度的控制、通风的控制,养殖设施和设备的使用技巧?生物安全防火墙的建设和疾病的防控?不同养殖模式下的饲养管理问题?

温度控制

家禽对温度要求比较严格,养殖场(户)都非常重视温度控制,而且采取多种措施减小鸡舍净道端和污道端(笼养模式下上下)之间的温差。温度控制应以鸡实际感受到的体感温度为准,由于体感温度受风速、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温度控制参数调整后,应至少在鸡舍观察鸡群1 h以上,确认温度调整是否适宜。

鸡子分布均匀的鸡舍,约25%的鸡张口呼吸证明温度是适宜的。在温度控制方面的成功经验:

一是夏季高温季节的温度补偿原则。如果白天温度过高,夜间温度稍低于目标温度1~2℃有助于缓解肉鸡的热应激,提高白天的热抗应激能力。如30日龄时目标温度为22℃,晚上可以调节到20℃。在温差不太大、缓慢变换的情况下,一般不会引发感冒等疾病;

二是当温度与空气质量发生矛盾时,宁可温度比目标温度稍低,也要适当加大通风量,降低舍内有害气体浓度,保证良好的环境;

三是育雏时提前升温。特别是冬天,必须提前3d升温,进鸡前24 h达到目标温度开始模拟育雏,以有鸡状态进行鸡舍管理。否则采用快速升温法即便检测环境温度能够达到标准,但是墙壁及部分角落、离热源较远的区域、养殖设施设备可能达不到目标温度。

02

湿度控制

鸡子饲养过程中对湿度的重视程度似乎要远远低于温度,但是控制适宜的湿度至关重要。湿度过低,舍内空气干燥,粉尘增加,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湿度过高,粪便等废弃物发酵加剧,氨气生成量大,进一步加剧保温和通风的矛盾,氨气浓度过高刺激甚至灼伤消化道黏膜,诱发呼吸道疾病。

知名养殖公司在湿度控制方面也有独特的做法:不在任何时候以洒水的方式进行加湿,前期湿度一般为30%~40%,28日龄前保持垫料干燥,冬季后期湿度控制在60%以下,21日龄前鸡舍氨气浓度低于5 mg/kg。

前期良好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肉鸡生长发育,器官发育良好,提高机体抵抗不良环境条件的能力,后期即使通风稍有不足也不至于造成较大的危害。但大多数龙头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普遍质疑该观点,这可能是由于北方冬季外界温度比南方低,室内外温差大,如果不加湿,舍内湿度会更低。

因此,不同地区应该有不同的湿度控制模式,要因地制宜,不可完全模仿和复制。但亦可以借鉴其湿度控制指标,探索我国北方地区湿度控制方案,解决由于湿度过大造成的有害气体浓度超标的难题。

03

通风控制

鸡舍内通风换气的效果直接影响舍内温度、湿度及空气中各种有害物质的浓度等。特别是近年来大规模集约化养鸡场等多采用高密度饲养,为保持其环境条件的适宜,对通风换气更加重视,在管理上应更加严格:

1、正确处理保温和通风的关系

有些养殖场为降低取暖费,特别是在冬季常根据小通风量进行环境参数设定,虽然理论上可以满足肉鸡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氧气量,但湿度过高、氨气浓度严重超标,刺激甚至灼伤呼吸道黏膜,导致呼吸道疾病难以控制,继发消化道等疾病。

当通风与保温相矛盾时,应以通风为主,温度取下限保温。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必须适当提高供暖投入,加大通风量,确保良好的鸡舍环境条件。从育雏的第一天起就要注重通风,第一周每天的通风量为0.0028 m 3/s·kg。

2、通风模式的确定

第一、二周以保温为主,特别是我国北方冬季育雏时,尽量横向通风,实现通风与保温的平衡。第三周始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适时开启纵向通风。

在冬季通风时,科学的做法是使用“开/停”循环通风模式,每天风机开启时间应低于60%,如果通风量不够则增加风机数量。开启风机数量尽量稳定,晚上温度低时则缩短通风时间。这种模式利于热量的蓄积,降低取暖费用。

3、风门大小的确定

即使在小通风量时,所有进风窗口必须同时打开且大小一致,开口至少在3~5 cm之间。进风口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冷、热空气热交换不充分,不同部位温差增大。在横向通风模式下,在鸡舍屋脊下方背靠背安装2台搅拌风机,风向与水平面成5度夹角斜向上送风,其主要作用是促进鸡舍上方的热空气与冷热空气混和,提高热利用效率。

在夏季高温条件下尽量采用稳定风速原则,即使夜间温度比目标温度低1~2℃,也要保持相同的通风量,以避免风速不断调整对鸡群产生的应激。

04

鸡子疫病防控

目前,在标准化规模肉鸡饲养中疾病仍然是困扰养殖企业的重要因素。管理、气候因素对疾病发生率影响较大。

温度过高过低,湿度过低,通风不良,氨气浓度过高,通风量过大,天气骤变,大风、沙尘、雾霾等对疾病影响较大。

应该及时根据天气情况调整温度、湿度和通风量。特别是非密闭性鸡舍,遇到降温天气,对舍内温度影响较大,密闭性比较好鸡舍,相对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在疫苗选择上,要选择合适的疫苗,疫苗使用后定期检查抗体水平,确保能够保护;应根据疫苗使用效果选择使用国产或进口苗,不见得所有进口疫苗都好于国产疫苗。

另外随时了解疫病流行状态,有针对性的预防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在鸡场内还应该注重对灭鼠工作,研究表明老鼠是传播疾病的重要来源,特别是鸡白痢,鸡场内消除老鼠对于净化场区的疾病非常重要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