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国产冻品库存处于近五年来的低位水平,同时进口冻品数量也相对有限,导致整体市场供应偏紧,冻品价格表现出较强的抗跌性。然而,受关税政策调整的影响,进口冻品价格一度上涨后又面临下行压力。展望下半年,尽管供应端仍不宽松,但需求收缩幅度或将超过供应减少,从而推动冻品价格震荡缓跌。
  首先,国产冻品价格在上半年呈现出先横盘后小幅下滑的趋势,整体表现出一定的抗跌性。根据卓创资讯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国产冻品二号肉平均价格为22.10元/公斤,同比上涨4.94%;四号肉均价为22.59元/公斤,同比上涨7.32%。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产冻品库容率持续偏低,截至6月,重点样本企业的冻品库容率为19.41%,较近五年平均水平(26.22%)低了6.81个百分点。库存量减少直接限制了市场供给,从而支撑了价格的稳定性。
  其次,进口猪肉冻品价格受到关税政策变动的显著影响。2025年3月至4月期间,由于对美国猪肉加征关税的多次调整——从最初的10%提升至125%,随后在5月份部分取消——引发了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例如,3月和4月猪头价格分别上涨7.01%和4.35%,长切猪脚和猪前肘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涨幅。这一阶段,加征关税的消息促使进口商抬价并惜售,短期内市场供应趋紧,进而引发下游食品厂的集中采购行为,推动价格上涨。然而,随着关税关系逐步缓和,下游采购意愿减弱,贸易商出货积极性上升,导致价格再度回落,如猪头在5月跌幅就达到2.84%。
  进入下半年,预计国产及进口冻品的供应量仍将维持较低水平。生猪出栏量较为充足,屠宰企业入库成本下降,但由于对未来行情持谨慎态度,企业入库积极性不高,因此国产冻品库存水平或继续低于历史均值。与此同时,随着5月份关税政策的逐步明朗,三季度末猪副产品进口可能小幅回升,但由于肉类进口成本仍然较高,整体进口量或略有下降。四季度贸易商对国内冻品价格信心不足,进口采购量或进一步缩减,全年进口总量预计将低于上年同期。
  需求方面,下半年冻品市场或呈现季节性回暖趋势,尤其是8月之后国产冻品消费将有所增强。然而,上半年采购情况不及预期,且下半年囤货力度也可能偏弱。当前鲜品价格较低,部分经销商已转向采购鲜品替代冻品,这将进一步抑制冻品销量增长。因此,国产冻品需求的好转程度或难以达到预期水平。
  进口冻品方面,三季度因夏季消费旺季,猪头、肋排等产品的需求或有所提升。但进入四季度,下游食品加工厂的采购积极性或将减弱,备货意愿降低。即便进口库存处于低位,但由于订单量减少、经销商囤货行为减弱,整体进口冻品的需求或出现同比下降。综合来看,卓创资讯预测,下半年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冻品都将呈现震荡下跌趋势。虽然供应端依然偏紧,但下游加工厂对后市信心不足,采购热情低迷,终端订单减少,囤货意愿弱化,需求萎缩幅度或大于供应下降,最终导致价格走低。预计国产二号肉和四号肉的下半年月均价高点分别为21.79元/公斤和22.08元/公斤,低点则可能降至19.77元/公斤和20.00元/公斤。对于具有季节性特征的产品,如进口猪头,在三季度或有短期反弹机会,但整体涨幅有限,多数时间价格将维持在每吨11200至13000元区间运行。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