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至6月,河南生猪价格经历了一轮快速触底反弹的过程。从5月初的震荡下跌到6月上旬的最低点13.94元/公斤,再到6月下旬迅速回升至14.92元/公斤,两个月间的价格波动剧烈。这一轮行情中,主导因素主要来自养殖端的出栏节奏调整,而非屠宰企业的影响。
在5月至6月初阶段,养殖户集中出栏体重较大的生猪(140-160公斤),导致市场大猪供应量增加,生猪交易平均体重由5月初的124.85公斤上升至6月5日的125.94公斤。同期某大型养殖场的日均出栏量也从16528头激增至32348头,增幅接近一倍。随着大猪供给过剩,肥标价差(即大猪与标准体重猪的价格差)持续走低,甚至出现负值,反映出市场短期供过于求的压力。
进入6月中旬后,大猪出栏逐步收尾,生猪交易平均体重开始下降,且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肥标价差由负转正并逐渐扩大,表明市场供需关系正在发生转变。养殖企业压栏意愿增强,出栏节奏放缓,推动猪价触底反弹,成为此轮价格上涨的关键驱动力。
展望7月至8月,根据能繁母猪存栏和新生仔猪数量推算,河南将进入商品猪供应的季节性低位期。年初受低温影响,仔猪存活率偏低,进一步加剧了后期生猪供应的紧张局面。此外,肥标价差通常在此阶段呈现正值扩大趋势,结合当前大猪存栏情况,预计将进一步刺激养殖户压栏增重,从而减少实际出栏数量,支撑猪价继续上涨。
从需求端来看,屠宰企业屠宰量在7月至8月通常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由于国内冻品库存较低,鲜冻品价差较小,对屠宰量形成一定支撑。院校放假初期可能导致需求短暂下滑,但随后烧烤季等消费旺季的到来或将带动屠宰量小幅回升。整体来看,屠宰端变动幅度有限,难以对猪价形成显著影响。
综合来看,河南猪价走势与大型养殖场的出栏节奏高度一致,养殖端仍是主导市场的核心力量。考虑到7-8月理论出栏量可能小幅减少、仔猪腹泻影响以及压栏增重行为,预计实际供应量也将下降。而屠宰量虽有波动,但整体降幅不大。因此,卓创资讯预测,7-8月河南猪价或将迎来年内第二次高点,价格有望达到15.3-15.4元/公斤。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