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以来,生猪价格整体呈现先跌后稳、再逐步回升的走势。上旬延续5月末的弱势格局,主要受到季节性消费需求下滑以及养殖端集中减重的影响,供应压力增加导致猪价持续走低。但随着中下旬养殖企业主动减少出栏量、政策收储启动以及二次育肥活跃度提升,市场供需关系有所改善,猪价开始止跌反弹。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6月全国瘦肉型生猪交易均价最低下探至13.94元/公斤,较上月底高点下跌0.59元/公斤,跌幅达4.09%。但截至6月24日,价格已回升至14.47元/公斤,累计上涨0.53元/公斤,涨幅3.78%,显示出阶段性底部已现,市场情绪逐渐修复。
  在供应方面,6月上旬养殖企业仍延续5月份的减重策略,截至6月19日,生猪平均体重累计下降0.96公斤。同时,在月度出栏计划同比微降0.53%的基础上,出栏节奏前移,使得中下旬可供应的大猪数量减少。随着大猪存量下降,肥标价差快速扩大,短时内上升了0.19元/公斤,标志着养殖端减重周期基本结束,市场结构发生转变。
  此外,当猪价跌破14元/公斤后,国家启动政策性收储措施,收储价格折合毛猪约7.35元/公斤,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的供应压力,提振了行业信心。中小养殖户普遍表现出抗跌情绪,大型养殖企业也放缓出栏节奏,叠加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提升,进一步推动猪价回升。
  展望后期走势,尽管6月下旬养殖端有继续缩减出栏量的预期,猪价或将继续偏强运行,但由于当前生猪平均出栏体重仍处于历史高位,且终端消费受季节性因素制约,需求端难有明显起色。因此,预计7月上旬猪价仍有震荡偏弱的可能,但实质性下跌空间有限,市场整体将维持震荡调整态势。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