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全国生猪市场整体呈现小幅调整态势。外三元生猪平均价格为14.26元/公斤,较前一日微涨0.02元/公斤。北方主产区在大型养殖企业控量抗价以及二次育肥进场的支撑下,山东、河南、河北等9个省份的猪价正式迈入‘7元时代’。部分企业通过缩减出栏量推动价格每公斤上涨5分至1毛,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养殖户惜售情绪逐渐增强,市场出现阶段性企稳迹象。
  与北方市场的坚挺走势不同,南方地区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消费需求疲软,导致猪价承压下行。广东地区大型养殖企业的报价保持稳定或略有回落,降幅约每斤0.1元。重庆、四川等地猪价已跌破7元/斤,基层收购价下探至6.8~6.9元/斤,成为明显的价格洼地。全国生猪主流报价区间维持在每公斤14.0~14.6元之间,其中新疆以13.3元/公斤成为均价最低的省份,而广东则以15.59元/公斤领跑全国。
  从供应端来看,当前市场呈现出‘短期控量支撑’与‘中长期增量承压’的双重特征。一方面,进入6月以来,各大养殖企业整体出栏计划较为宽松,但节奏可控。例如,河南、山东等地的龙头企业通过主动缩量来维持价格韧性。同时,二次育肥群体持续进场,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价格形成托底作用。然而,二育环节也存在较大风险:一旦饲料成本上升,可能进一步扩大养殖户的亏损面。更深层次的压力则来自产能恢复带来的传导效应——数据显示,2024年4月能繁母猪存栏触底回升后,PSY(每头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已提升至24头,预计到2025年7月至9月期间,肥猪出栏量将同比大幅增加,未来市场面临明确的供应压力。
  短期内,南方地区因高温天气影响,屠宰企业的开工率下降,终端消费特别是鲜肉需求显著萎缩。西南和两广地区的批发市场走货量减少,供需关系失衡使得价格持续承压。尽管北方地区可能因大场继续控量、二育补栏以及雨季物流受限等因素,出现每公斤0.1~0.3元的小幅反弹,河南、山东等地猪价有望触及7.2~7.3元/斤,但由于南方市场的拖累,全国均价难以实现趋势性上涨。此外,若监管部门加强对二次育肥的管控,也可能抑制补栏热情,进而影响价格上涨空间。
  展望下半年,随着能繁母猪存栏回升带来的出栏增量逐步释放,叠加二次育肥户潜在的集中出栏潮,供应端压力将进一步加大。虽然在某些时间节点可能出现由市场情绪博弈引发的价格波动,但从基本面来看,并不具备大幅反转的条件。当前猪价正处于‘供需博弈、情绪主导’的关键阶段,短期区域性反弹与中长期供应压力并存,市场磨底特征明显。对于养殖户而言,应在震荡行情中保持理性判断,遵循‘顺周期出栏、逆周期布局’的原则,在把握阶段性机会的同时,提前做好应对下半年供应增加所带来的风险预案。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