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业中,为了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通常会在日粮中添加高质量蛋白质。近年来,水解小麦蛋白(HWP)、发酵豆粕(FSBM)和酶处理豆粕(ESBM)等植物性蛋白源被广泛应用,但它们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环境的具体影响尚不明确。为此,研究人员开展了一项实验,系统评估这三种蛋白质来源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力以及粪便微生物群和代谢产物的影响。
  本研究共选取了144头28日龄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3个试验组,每组设置6个重复栏,每栏饲养8头猪。整个实验分为两个阶段:第0至第14天为第一阶段,各组分别饲喂含有15.90% HWP、15.80% FSBM 和 15.10% ESBM的日粮;第15至第28天为第二阶段,相应成分的比例调整为7.90% HWP、7.80% FSBM 和7.50% ESBM。研究过程中持续记录仔猪体重变化和饲料采食量,并定期采集血液与粪便样本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与HWP和FSBM相比,添加ESBM的仔猪在整个实验周期(1-28天)内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此外,在第14天时,ESBM组仔猪的血浆铁还原能力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优于其他两组,表明其具有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到第28天时,ESBM组的血浆铁还原能力依然保持较高水平,同时血清中的二胺氧化酶和炎症因子IL-1β含量明显低于HWP组,显示出更稳定的肠道屏障功能和更低的炎症反应。
  在肠道菌群方面,研究发现ESBM能够显著改变粪便微生物组成。具体而言,该组粪便中拟杆菌门、颤螺旋菌科和克里斯滕森菌科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而有害菌群梭菌科的丰度则有所下降。通过PICRUSt功能预测分析还发现,与HWP和FSBM相比,ESBM组参与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及赖氨酸降解的基因数量减少,意味着其可能有助于改善蛋白质代谢并减少有毒代谢产物的生成。
  此外,在代谢产物方面,ESBM组的粪便中丁酸含量高于FSBM组,表明其有助于增强肠道健康;同时,ESBM有降低尸胺水平的趋势,提示其在抑制腐败代谢方面具有一定优势。综合来看,酶处理豆粕不仅在提升仔猪生长性能方面表现突出,还能有效改善其抗氧化状态、调节免疫应答,并优化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促进整体健康状况的提升。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