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6月份,全国生猪价格整体呈现“先跌后稳、再反弹”的运行态势。上旬延续了5月末的弱势格局,主要受到季节性消费需求下滑以及养殖端集中减重的影响,导致市场供应压力增加,猪价持续走低。但随着中下旬养殖企业主动减少出栏量、二次育肥补栏积极性提升以及政策性收储的介入,生猪价格逐步止跌回升,市场情绪有所修复。
数据显示,6月全国瘦肉型生猪平均交易价格最低触及13.94元/公斤,较5月底高点下跌0.59元/公斤,跌幅达4.09%。不过至6月24日,全国均价已回升至14.47元/公斤,较月初低点上涨0.53元/公斤,涨幅为3.78%。这一波价格反弹主要得益于供应端的阶段性收紧和政策层面的托底作用。
在供应方面,6月上旬养殖企业继续沿袭5月以来的降重节奏,截至6月19日,生猪平均出栏体重累计下降约0.96公斤。随着大猪集中出栏告一段落,市场可供屠宰的大体重生猪数量减少,肥标价差出现明显扩大,短时内最大差价达到0.19元/公斤,反映出阶段性供应结构的变化。这也为猪价反弹提供了支撑。
与此同时,国家启动政策性收储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过剩压力。据悉,收储价格折合毛猪约为7.35元/公斤,对市场信心起到了提振作用。在此背景下,中小养殖户抗跌情绪增强,大型养殖企业也纷纷放缓出栏节奏,叠加二次育肥户补栏意愿回升,进一步推动猪价企稳回升。
展望后市,尽管6月下旬养殖端存在缩量预期,短期猪价或延续偏强运行,但需注意到当前生猪出栏均重仍处于历史高位,压栏周期与季节性消费疲软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预计7月上旬终端需求难有明显改善,猪价可能仍有小幅回调压力,但实质性下跌空间有限,整体维持震荡整理态势。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