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生猪行业再度面临严峻考验。包括牧原、温氏、新希望在内的超过20家上市猪企的生猪销量出现环比下滑,同时生猪销售均价也呈现环比与同比双降趋势。这是否意味着整个行业正陷入“量价齐跌”的困境?业内专家分析指出,这一现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销量数据来看,头部猪企虽保持相对稳定,但整体出栏量仍呈下降趋势。其中,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的销量环比降幅控制在3%以内,而新希望则下滑约16%。相比之下,部分中小型企业如立华股份、金新农、克明食品和正虹科技的销量环比跌幅均超过20%,显示出更大的市场波动性。农业行业研究员刘明利认为,5月是猪肉消费的传统淡季,高温天气导致居民饮食结构变化,餐饮采购减少,叠加市场供应过剩以及企业主动调整出栏策略等因素,促使销量出现下滑。
价格方面,三大巨头的生猪销售均价也出现不同程度下跌。数据显示,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的生猪销售均价环比分别下降0.95%、1.61%和0.75%。根据上海钢联旗下的我的农产品网监测,自今年2月以来,生猪价格已连续四个月下行,目前行业自繁自养的成本区间为13.5至14元/公斤,盈利空间极为有限。中邮证券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指出,当前生猪供给端压力依然较大,能繁母猪数量持续增长预示着未来供应仍将增加,加上前期压栏及二次育肥的猪源尚未完全释放,短期内猪价难有明显起色。
尽管5月生猪销量环比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销量同比仍保持增长。例如,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的生猪销量同比增长均接近30%。对此,刘明利表示,虽然单月出栏量受市场环境影响有所波动,但头部企业的扩张意愿并未减弱。进入6月后,生猪价格继续小幅走低,卓创资讯数据显示,全国瘦肉型生猪交易均价降至14.13元/公斤,较上月下跌0.46元/公斤,跌幅达3.15%。截至6月7日,全国生猪均价首次跌破“7元/斤”大关,达到13.99元/公斤。卓创资讯分析师刘博洋指出,端午节后市场需求疲软,屠宰企业开工率下调,进一步加剧了猪价的下行压力。预计6月中上旬猪价仍将震荡走低,中下旬随着高温天气缓解和养殖端减量,价格或有望出现短期回升。
面对持续低迷的行情,行业内企业的竞争焦点逐渐转向成本控制。中邮证券认为,在猪价难以大幅波动的背景下,成本差异将成为企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当前饲料成本下降空间有限,因此管理水平和养殖效率成为降低成本的核心手段。目前,牧原股份的生猪养殖成本已降至12.5元/公斤,温氏股份为12.7元/公斤,新希望为12.9元/公斤。三家企业均表示将继续深挖成本优化潜力,提升经营效益。与此同时,拓展海外市场也成为头部企业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方向。牧原股份表示正在积极调研海外市场需求,并探索适合公司发展的国际布局。新希望也提出,将通过海外产业布局实现突破性增长,打造新的利润来源。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