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受贸易战影响,以及生猪存栏的高位运行,广大生猪养殖户都将增效降本摆上了日常,同时行业内是个公司都说自己的方案是增效降本,一时之间也让人无从下手。因此我们猪哥靓团队及时推出了《六元完全成本》系列文章,实打实的为大家剖析出来,每个环节的成本上限,以及分析哪些路径能够实现该成本上限,助力生猪养殖业实打实降成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红色字体跳转阅读。
育肥猪固定开支的组成与成本上限
上文我们分析完了一头育肥猪固定开支的组成,这部分成本大约是200元到260元之间,达不到这个水平的需要想办法达到,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就不用照着这里再拼命了,这里能够省下来的已经很有限了。这个200到260的数据,是比较不容易引起争议的,因为有代养费作为对比,许多养殖户计算自己的成本,就是不要人工不要猪场租金,啥也不要,计算人家集团公司的成本,就是又要租金又要人工的,这里就不跟他们扯了,就按代养费给你计算了,应该大家都没有意见了吧。
这么算起来,以PSY25为例,以单头母猪全年成本7000元为基准,断奶仔猪就是280元,然后用240斤的小标猪,乘以六块钱,再减去280块钱,得1160元,这就是一头育肥猪的完全成本的上限,从7公斤到120公斤阶段。
可压缩成本分析及关键控制点
扣掉固定支出部分200元,就只剩下960元了,这部分就要从可压缩的成本里面想办法了,可压缩的其实就只剩下兽药疫苗和饲料了,兽药与疫苗成本以及饲料(料比),我翻一下近几年的平均水平给大家看看就明白。

↑这批是22年1月份出栏的
按上面这批看吧,960这条线那是勉强够的,问题出在哪里?料比太高,兽药与疫苗倒是差不多,35块钱,合理范围之内,造成料比过高的原因就是成活率不够,不是蓝伪双阴猪,后期死猪就会拖累料比。

↑这批也是22年1月份出栏的

↑这批是23年5月份出栏的
上面这批就不大够了,料比太高了,成活率太低了,这是蓝伪阳性猪,这个就是不可能赚钱的。
这种数据我有很多,就不一一放出来了,我随便挑选几张罢了,上面的这些图片有一个特点,都不是2020年以后国外引种回来的最新一代的种猪,也都不是蓝伪双阴猪,号称的蓝耳稳定场罢了,其实一点都不稳定,同样的栏舍,同样的管理,同样的工人,养出来的成绩根本就是不受我们养殖端控制的。
增效降本的核心策略
下面这两张图片,都是25年2月份出栏的,都是蓝伪双阴,也都是最新的2020年以后国外引种回来的种猪的商品代,一个是PIC的猪,另外一个是美加法的猪,同样的栏舍管理和工人,什么都一样。


差异在哪里?料比和兽药成本,疫苗的话倒是相当固定的,断奶苗接手的,需要打的也就那么几样了。这两批猪兽药成本都只有二十来块钱了,料比的话,还原为240斤,大概都是2.3了,那么这两样的成本就很好计算了,240斤*2.3*1.4=772元,兽药疫苗加30元,总共800元。
一头猪六元的完全成本,以240斤的标猪计算,扣除猪苗成本280元后,剩下1160,再扣除800元兽药饲料疫苗后,剩下360元,再扣除200到260元的固定成本与相对固定成本,剩下一百块钱,这一百块钱就看看咯,哪些方面有短板稍微浪费一点一百块钱也就没有了。
这么看来成本的控制方向就有了,只能选择最新一代的种猪的商品代,只能使用蓝伪双阴的猪苗,这就是实打实的增效降本策略!
文章来源:猪哥靓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