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风云变幻的商业浪潮中,企业如何稳健前行、持续发展,是每个企业家和管理者深思的课题。正大集团农牧食品企业(中国区)白善霖资深副董事长凭借其深厚的行业积淀与敏锐的战略眼光,高瞻远瞩地提出,企业发展需坚定不移地扎根于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这“三化”的坚实基石上,同时以创新为腾飞之翼,方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浪潮中稳健前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01科学为先,“经验驱动”到“科学赋能”

正大集团的核心业务板块——农场养殖事业,其兴衰成败直接掌控着集团在中国区的航向,深刻影响着集团的社会地位与行业影响力。在全球农业产业变革和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疾步加速的双重背景下,传统养殖模式所面临的挑战愈发凸显,而坚持科学养殖,无疑是养殖行业破局而出的唯一航道,这绝非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简单革新,更是一场企业思维方式和文化基因的深度嬗变,是一场从传统到现代的涅槃。

作为农场经营的“生命线”,科学为先要最先应用于生物安全防控领域。长期以来,传统疾病防控模式存在着诸多令人担忧的短板,“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根深蒂固,使得农场往往在疾病爆发后才手忙脚乱地采取治疗措施,而忽视了预防工作的前瞻性和重要性;“重应急轻常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在面对突发疫情时,虽然农场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但在日常的常态化管理中却疏于防范;“重单一技术轻系统集成”的问题同样突出,农场往往只依赖某一种特定的技术手段来防控疾病,而缺乏对各种技术的有效整合和协同运用。在此背景下,构建一套“预防为主、全程可控、快速响应”的现代科学化防控体系,已然成为现代化养殖事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和必然选择。

一方面,农场可以积极引进“体检式”检测、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就像人体体检一般,能够提前精准地监测动物的健康状况,实现潜在疾病的早发现、早干预、早阻断;同时,对动物体液(如血液、尿液、乳汁)中的代谢物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动物的生理状态和疾病风险等等,通过这些科学手段的运用,为动物的健康成长和农场的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另一方面,企业要加大对科研的投入,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深度合作,积极引进和培养高端科技人才,不断探索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要营造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通过设立创新奖励机制、开展创新竞赛等活动,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让每一个员工都能成为创新的源泉,并将其转化为实际的产品和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同时,企业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市场调研、数据分析,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以科学的决策指导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只有紧跟科学发展的步伐,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02标准为本:树立标杆,保障品质

标准化,堪称企业发展的“隐形引擎”。企业最重要的是构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这是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通过这三大标准化,企业能够大幅削减重复性劳动与资源浪费现象,助力员工迅速掌握操作精髓,显著缩短培训周期。以饲料厂为例,借助标准化生产线的落地实施,企业可将设备切换时间大幅缩减30%,同时推动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实现效率与质量的双重飞跃。

在农场养殖事业中,标准更是如同“守护神”,贯穿于各个环节,从饲料管理、人员操作、疫病防控、饲料饲喂到养殖环境控制,全方位保障养殖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例如,最基础的日常标准要规定养殖人员的着装要求,进入养殖舍前必须更换工作服、鞋帽,并进行消毒;在饲养过程中,按照养殖动物的采食习性进行定时、定量投喂,避免饲料浪费和养殖动物消化不良;同时,注意观察养殖动物的采食、饮水、精神状态等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等等,这些都需要制定标准,要让每个员工都能清晰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标准化绝非简单的流程堆砌或表面统一,而是企业运用科学方法论,将内部最佳实践提炼、固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规范体系,这一过程旨在消除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执行差异,确保企业每一项工作均能按照既定标准精准落地,从而保障成果的一致性与稳定性,为企业构筑坚实的质量防线。

在标准制定环节,我们还应秉持数据驱动与行业对标的原则,以客观数据为基石,以行业标杆为参照,避免主观臆断与经验主义。可以通过参加行业会议、订阅专业期刊、与同行交流等方式获取信息,分析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包括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结合市场需求和客户反馈,确定企业需要制定的标准内容。

同时,需充分吸纳一线员工的实战智慧与反馈意见,要充分考虑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避免标准过于复杂或难以实现,真正实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另外,也要培养员工的标准意识和执行标准的自觉性,让员工认识到执行标准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个人职业发展的保障。

03制度为王:强化管理,激发活力

“制度为王”,是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之道,它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企业前行的航程,又如同一把利剑,斩断发展道路上的荆棘。唯有以制度为纲,以执行为要,以创新为魂,企业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破浪前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企业要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有效的监督和制衡机制,防止权力滥用和决策失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目标,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惩罚,让员工感受到付出与回报的对等,从而更加努力地为企业工作。

制度的权威在于其不折不扣的执行,企业要以“铁腕治企”之姿,要求全体员工严守制度红线,对违规行为“零容忍”,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同时,可以建立“正向激励+反向约束”的双轨机制,对遵规守纪者予以表彰奖励,对违规失职者严肃问责。这种“赏罚分明、刚柔并济”的做法,可以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营造了“比学赶超、争创一流”的干事创业氛围,使团队潜能如火山喷发般迸发。

但制度非一成不变之法,而应随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动态调整。企业需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定期审视制度效能,敢于破旧立新,方能在变革中抢占先机,例如零售业可以通过每月制度复盘,敏锐捕捉市场脉搏,及时优化库存管理制度。

此外,企业要加强“三化”文化建设,让“三化”深入人心,通过开展制度培训、宣传教育活动等,提高员工对“三化”的认知和理解,增强员工的理念意识和执行力,确保企业各项业务都能顺利实施。

总之,“科学为先、标准为本、制度为王”是企业发展的三大法宝,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将科学作为发展的动力源泉,以标准作为质量保障的基石,用制度作为管理运行的规范,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在未来的发展中,正大集团北方各省区将继续秉承这一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三化”建设,以更加科学的管理、更加严格的标准、更加完善的制度,持续加大创新,推动企业迈向新高度,为集团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