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4月8日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今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4.69元/公斤,相比昨日上涨了0.03元/公斤。当前的猪价整体保持稳定,部分地区出现了明显的上涨趋势。在全国范围内,有10个省份的均价呈现上涨态势,2个省份均价下跌,其余省份则保持平稳。其中,新疆以外三元生猪均价最低,为13.87元/公斤;而广东省外三元生猪均价最高,达到了15.48元/公斤。
以下是各地区生猪市场行情的具体分析:东北市场方面,猪价稳中趋强,供需博弈逐渐加深。东北地区的猪价稳中有涨,外三元标猪均价维持在6.9-7.2元/斤之间。尽管屠宰企业对高价接受度有限,但养殖端出栏节奏平稳,加上二次育肥试探性入场(标猪成交价7.2-7.4元/斤),形成短期支撑。散户惜售情绪升温,优质标猪供应偏紧,不过白条走货效率未见明显提升,供需僵持下价格涨幅受到限制。
华北市场呈现出横盘整理的趋势,供需处于弱平衡状态。华北全境价格持稳,河北、山西等地外三元均价在7.1-7.4元/斤。规模场主动控量策略(日均出栏量环比减少2%)与跨省调运增量形成对冲,屠宰企业订单量维持低位(开工率28%以下),市场缺乏突破性驱动。标肥价差倒挂(肥猪价格低于标猪0.3元/公斤)抑制了压栏的积极性,中小散户被动出栏130公斤以上大猪的比例增至18%。
华中市场分化加剧,价格涨跌互现。河南、湖北主产区均价微跌0.05-0.08元/公斤至7.2-7.5元/斤,受到集团场集中放量冲击,出栏均重降至125公斤;湖南、江西则因养殖端缩量挺价,价格小幅上涨0.1元/公斤。市场呈现“北跌南稳”的格局,屠宰企业采购意愿分化,河南部分屠企压价幅度达0.2元/公斤,而湖南腌腊加工厂补库需求形成了局部支撑。
华东市场的价格结构分化,高位震荡。华东均价持稳于7.3-7.7元/斤,福建因本地规模场控量挺价涨至7.4-7.67元/斤。屠宰企业通过订单前置策略平抑成本,浙沪市场白条批发价维持18元/公斤低位,终端消费疲软(餐饮采购量同比下降5%)制约了价格上行空间。
华南市场龙头领涨,但需求乏力。广东外三元均价领涨全国至15.48元/公斤(折合7.74元/斤),龙头企业主动提价0.1元/公斤,然而终端白条走货量环比下降8%,市场成交以协议订单为主。广西持稳于7.3-7.5元/斤,南北价差收窄至0.7元/斤,外调需求降温导致高价猪源成交遇阻。
西南市场普涨探顶,区域价差扩大。云贵川渝四地均价普涨0.05-0.1元/公斤至7.1-7.4元/斤,二育资本入场(110-125公斤标猪成交价7.2-7.4元/斤)叠加养殖端缩量挺价,短期形成供需错配。不过,冻品库存消化周期延长至45天,加上疫病抛售压力(重庆局部出栏均重骤降至115公斤),市场潜在下行风险仍然存在。
对于未来市场展望,短期内(4月中下旬),利多因素包括二次育肥入场规模扩大以及集团场控量挺价策略延续,可能推动局部价格试探性上涨0.1-0.2元/公斤。但同时,规模场计划出栏量环比增加3.2%,加上标肥价差倒挂导致130公斤以上大猪集中释放,市场面临供应洪峰冲击。此外,五一备货预期或于下旬启动,但由于替代品价格低位持续分流猪肉需求,屠企头均亏损扩大至50-60元,压价意愿增强。
从中长期来看(5-6月),产能去化效果逐步显现(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降0.5%),但冻品库存周期性释放(当前库存量同比增12%)及进口肉冲击(关税调整刺激到港量增8%),可能会使价格反弹高度受限至15-16元/公斤。建议养殖端优先出栏120-130公斤标猪,规避五一后集中出栏导致的踩踏风险。以上行情分析仅供参考。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