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4月3日智农通APP行情宝数据显示,今日全国生猪均价为14.66元/公斤,相比昨日下跌0.03元/公斤。猪价连续两日出现下跌趋势。当前市场呈现北方地区整体下跌,而南方则稳中有跌的格局,南北地区的价差进一步扩大。在价格变化方面,全国有3个省份的均价上涨,15个省份的均价下跌,其他省份保持稳定。其中,新疆作为均价最低的省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3.80元/公斤;而广东则是均价最高的省份,外三元生猪均价达到15.35元/公斤。
从分地区的情况来看,东北市场的生猪价格再次下跌约0.1元/公斤,目前均价处于13.7-14.4元/公斤区间。由于养殖端出栏压力增加,大体重生猪(如130kg以上)的集中释放加剧了市场供给宽松的局面,屠宰企业压价采购意愿强烈,导致中小散养户被迫降价走量。尽管月初部分猪企试图通过缩量挺价来稳定市场,但二次育肥补栏意愿低迷,叠加终端白条走货缓慢,短期价格可能延续弱势震荡。
华北市场整体呈现下跌趋势,河北、山西等地的均价跌幅达到了0.1元/公斤。散户的出栏积极性提升,同时标肥价差收窄至0.3元/斤以下,这使得养殖端不得不加快标猪的出栏节奏。尽管北京、天津等地受到节日备货的短暂支撑,但屠宰企业的订单增量有限,市场缺乏持续提价的动力,在供需博弈下价格承压明显。
华中市场的行情有所分化,河南、湖北等主产区因养殖端稳价情绪增强暂时稳定,而湖南、江西的部分区域出现了弱跌。清明节前,散户的出栏积极性提高,但屠宰企业的采购量并未同步增长,终端消费疲软导致白条批发价回落至18元/公斤以下,市场缺乏有效支撑。
华东市场呈现出涨跌互现的格局。山东、浙江由于大猪供应过剩,价格下跌0.05元/公斤;而安徽、江苏局部地区因规模场缩量提价,价格上涨了0.05-0.1元/公斤。标肥价差的收窄抑制了压栏意愿,屠宰企业的开工率维持在低位,供需博弈下价格波动幅度收窄,短期内可能会维持窄幅调整。
华南市场稳中有涨,广东外三元均价持稳于15.35元/公斤,广西上涨了0.1元/公斤。清明节的节日效应刺激了养殖端的观望情绪,叠加低价区猪源调入减少,供需短暂趋紧支撑价格。然而,终端消费增量有限,白条走货量同比仍下滑,这制约了价格上涨的空间。
西南市场稳中趋弱,四川、贵州的均价下跌0.05-0.1元/公斤,云南、重庆暂时保持稳定。养殖户抗价惜售情绪与屠宰企业压价采购形成僵持,但冻品库存消化周期延长至45天,市场缺乏实质性利好。区域价格倒挂现象反映供需错配风险加剧。
展望未来,养殖端的出栏积极性尚可,受清明节节日效应的影响,养殖端扛价惜售情绪增强,中部地区的养殖户有缩量提价的行为,预计近期猪价或将稳中小幅上涨。但清明节后需求支撑减弱,价格可能面临弱势调整。短期内,清明节的节日备货对猪价形成弱支撑,中部地区养殖户的缩量提价行为或带动局部价格稳中小涨。然而,中长期的风险显著:一是供应压力积聚,4月理论出栏量环比增8%,叠加二次育肥猪源释放,市场面临集中出栏冲击;二是消费增量有限,节日效应提振力度不足,白条走货量同比下滑,且替代品(如低价鸡蛋)分流消费需求;三是成本与政策博弈,饲料价格同比上涨14%,养殖利润逼近盈亏线,但中央收储政策尚未启动,市场缺乏托底机制。预计清明节后供需矛盾将再度激化,全国均价可能下探至14.3-14.5元/公斤区间,建议养殖端把握4月上旬窗口期,优先出栏标重以上生猪以规避风险。(行情分析仅供参考)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