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农集团发布了一项定增预案修订稿,计划融资2.9亿元,主要用于产能扩张及补充流动资金。这一融资计划最早可追溯至2023年6月,当时公司曾计划最高融资11.5亿元。然而,在市场环境和政策变化的影响下,原定增方案被终止,转而启动了简易程序的定增方案。
尽管2024年业绩回暖为神农集团带来了经营活动现金流的改善,但从货币资金与流动负债的比例来看,公司仍然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尤其是在当前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持续扩张成为神农集团应对猪周期的重要策略之一。但与此同时,这种扩张也伴随着潜在的风险。
从具体融资用途来看,本次募集资金中1.37亿元将投入“红河弥勒神农畜牧有限公司五山乡年出栏24万头优质仔猪扩繁基地建设项目”,2500万元用于“云南神农集团石林畜牧有限公司林口铺养殖场生物安全升级技改建设项目”,4333.06万元投向“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项目”,另有8437.41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些项目的核心目标是支持公司的长期扩张计划,力争在2025年实现出栏生猪320-350万头的目标,并在2027年进一步提升至500万头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神农集团的盈利表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生猪价格的波动。2024年,随着猪价反弹,公司成功扭亏为盈,实现归母净利润6.1亿至7.5亿元。然而,自2024年8月中旬以来,猪价再次出现下滑趋势,目前维持在14元左右。若未来猪价继续下跌,公司将可能再度陷入亏损,而其扩张的产能或将放大这一风险。
近年来,神农集团持续加大投资力度,推动产能扩张,但这也导致其投资活动现金流持续净流出,经营活动现金流逐年减少。截至2023年底,公司账面现金短债比仅为1.45,显示出一定的偿债压力。尽管2024年业绩回暖使账面现金回升至9.52亿元,但应付账款及票据大幅增长至6.5亿元,使得整体偿债能力仍需密切关注。
从经营数据来看,神农集团在过去几年实现了显著的增长。自2018年至2024年,公司生猪出栏量从22.2万头上升至227万头,营业收入也从2020年的27亿元左右增至40亿元以上。然而,毛利率和净利率却呈现下滑趋势,主要受到生猪价格周期下行及饲料成本上涨的双重挤压。面对行业竞争加剧,降本增效与规模扩张已成为猪企应对猪周期的关键策略。
在近期的投资者关系活动中,神农集团管理层表示,2025年的完全成本目标为13元/公斤以内,并希望通过优化原料价格等措施进一步挖掘成本下降空间。尽管公司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最终成本控制效果仍取决于原料价格的走势。总体而言,生猪价格与原料价格这两大不确定因素将继续影响神农集团的业绩表现,其持续扩张战略的成效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