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TOP30的养猪企业中,绝大部分都采取了‘公司+农户’和自繁自养并行的养殖模式。其中,代养比例超过50%的企业已经接近8成,并且这一比例还在持续扩大。在争夺优质代养户资源的过程中,这些企业纷纷推出了创新策略以吸引农户加入。
近年来,‘公司+农户’模式逐渐成为养猪行业的重要趋势。根据统计数据,许多企业的代养比例正在持续增长。例如,神农集团的代养比例从2023年的65%上升至70%,唐人神则从超50%提高到超70%。与此同时,双胞胎等企业的代养比例也在稳步提升。随着这一趋势的发展,这些企业的生猪出栏量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具体来看,温氏股份作为业内首创‘公司+农户’模式的企业,几十年来始终坚持这一模式。截至2024年,其合作的代养户数已超过4.5万户,从2023年起支付给农户的委托养殖费更是超过了100亿元。神农集团计划进一步提高代养模式的出栏比例,并设定了2030年实现1000万头生猪出栏的目标,其中代养户出栏占比将超过90%。新希望则在2024年四季度提出,推动放养试点的创新运营模式将是生猪板块的工作重点之一。傲农生物在其《重整计划书》中明确表示,未来将推动‘公司+农户’模式占比达到80%,以减轻重资产模式带来的经营压力。唐人神同样倾向于采用租赁、合作及‘公司+农户’等轻资产运营模式,以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大对‘公司+农户’模式的投入,优质代养户资源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了吸引更多农户参与,各家企业纷纷推出创新方案。最直接的方式是提高代养费,目前大多数企业的代养费在200-300元/头之间,而部分企业如双胞胎愿意提供更高的代养费以增强吸引力。温氏股份则注重合作农户队伍的整体稳定,于2024年推出了‘爱农守护’计划,为合作农户购买保险,降低他们的经营风险。德康农牧创新性地提出了‘公司+政府平台企业+养殖户’的合作模式,通过共同出资建设设施,降低了农户的初始投入成本和养殖风险。此外,德康农牧还联手宜宾地方政府,与当地养殖户共同打造了400个‘2号家庭农场’养殖单元,预计年总出栏量可达100万头。神农集团则强调‘保底’政策,承诺以16.8元/公斤的价格回收生猪,确保农户不亏损。
近年来,随着养猪行业的规模化水平不断提升,散养户逐渐退出市场,‘南繁北育’模式应运而生。尤其是在养猪业进入‘微利时代’后,大部分企业对扩张持谨慎态度,但对‘公司+农户’模式的优化和扩大却表现出极大兴趣。这背后的原因在于,该模式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的资本投入,还能通过与农户合作实现更广泛的覆盖和更灵活的运营。同时,这种模式也有助于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乡村振兴。未来,‘公司+农户’模式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或将为整个养猪行业带来更深层次的变革。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