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随着养殖端的缩量,屠宰场在收购生猪时的难度略有增加,这为猪肉价格提供了小幅支撑。然而,由于市场缺乏反弹的动力,加上养殖端出栏量逐渐增加,标肥价差缩小,二次育肥的积极性降低,导致价格支撑作用逐渐减弱。当前市场正面临供需双方的激烈博弈,白条猪肉价格呈现持续小幅下跌的趋势。
从数据来看,3月初猪肉价格整体呈偏弱运行态势,尤其是近两日受供应量增加和需求不足的影响,价格进一步下跌。根据Mysteel农产品的数据统计,自月初至3月7日,全国前三级瘦肉型白条猪肉的日均价格由19.03元/公斤下滑至18.86元/公斤,跌幅达到0.89%。目前,全国各地的猪肉价格较月初多数有所下降,仅个别地区出现上涨现象。
供应方面,规模企业在3月份的出栏计划明显增加,预计增幅将达到10.95%。据Mysteel农产品数据监测统计,截至3月7日,重点样本企业生猪的日均出栏量为25.00万头,环比上月同期增加了1.10万头,增幅为4.60%。由于2月份出栏天数减少,部分企业未能完成出栏计划,少量延后至3月份执行,这进一步加大了3月份的供应压力。此外,考虑到现有存栏和生产轮转情况,且3月份出栏天数增加,规模企业3月份的计划出栏量较2月份实际出栏量有显著增长,表明3月份市场将面临较大的供应压力。
与此同时,企业的开工水平正在缓慢恢复。3月初,部分企业因国储行为有少量入库操作,带动了开工率的逐步回升。然而,由于原料价格降幅有限,下游经销商的采购需求一般,屠宰端的销售情况仍未见明显改善,企业开工率的恢复仍显有限。截至第10周,屠宰企业的开工率为25.25%,较第9周上涨0.94个百分点,但较去年同期水平略低。随着学校恢复正常运营,市场需求有望小幅提升,预计后期终端消费的增加可能会带动开工率的窄幅提升。
对于后市预期,3月份猪肉价格走势仍将保持偏弱状态。供应方面,当前猪价尚未降至二次育肥的心理预期价位,因此二育入场较少,而规模企业3月份的出栏计划增加,毛猪供应量明显上升。需求方面,虽然后续需求有提升的预期,但幅度有限,屠宰企业的销售状况难有明显改善。在供需压力叠加牛肉、鸡肉及鸡蛋等替代品价格较低的利空影响下,猪肉价格或将继续维持震荡偏弱的态势。未来市场走势需重点关注供需变化以及政策调控的影响。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