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作为国内重要的玉米主产区,其玉米贸易方式对全国玉米价格有着重要影响。该省作为玉米的主要外流省份,在深加工及下游饲料养殖行业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市场对于旧作玉米的余粮情况和售粮进度极为关注,同时新季玉米的种植成本与种植意愿也成为热议话题。为了深入了解这些动态,笔者对黑龙江西部地区的旧作玉米余粮情况进行了实地走访,并结合当前市场环境对后期价格走势进行分析。
此次调研主要集中在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和绥化等地,旨在了解旧作玉米的余粮分布、贸易渠道库存状况、新季玉米种植预期,以及大型贸易和加工企业的头寸情况及后市策略等。通过多点采样,我们获取了较为全面的数据和信息。
从调研结果来看,黑龙江西部农户手中的“地趴粮”余粮已不足一成,而中间贸易商和烘干塔的整体存粮也仅在两成左右。大部分潮粮已在春节前后流入深加工企业手中,或已被消耗,或成为深加工企业的库存。不同地区间存在一定差异,例如齐齐哈尔克东、克山地区的余粮相对较少,而大庆林甸地区的粮源则相对充足。总体而言,基层和贸易商手中余粮总量不足三成,较上年同期售粮进度明显加快。
新季玉米的质量普遍较好,部分地区的玉米质量甚至优于上年同期。这主要得益于去年降水对黑龙江东部影响较大,而西部地区受降水影响较小。此外,样本点地区的地形多为岗地,排水条件优越,使得整体水热条件对玉米生长十分有利。
国内市场方面,春节前后的四次增储消息提振了玉米价格,推动其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同时,中美贸易政策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利好国内玉米市场。当前市场的焦点在于3月下旬至4月初产地余粮的卖压情况。根据本次走访调研的结果,预计卖压将低于预期,基层和贸易商手中余粮有限。后期需密切关注东北地区的天气变化、贸易商的售粮心态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
如果随着时间推移,气温回升后卖压依然较小,则玉米市场有望迎来一波较为流畅的价格上涨行情。这一趋势将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供需关系的变化和政策导向的作用。未来,持续跟踪相关数据和动态将是把握市场机会的关键所在。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