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份的数据显示,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继续增加,但增幅较1月份有所收窄。这种变化反映了不同规模养殖企业在市场预期上的分歧。在当前养殖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各规模企业可能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大型企业选择稳健扩产,而中型企业则倾向于短线养殖。这种差异化的操作导致了规模养殖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同时大猪供应可能减少,为中小散户提供了差异化养殖的机会。
  中型养殖场与大型规模场的存栏数据走势相悖。从统计数据来看,2月份样本养殖企业的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同比和环比均有所增加。然而,分规模来看,中型企业和大型集团的存栏趋势出现了背离。具体表现为中型企业的生猪及能繁母猪存栏量由增加转为下滑,而大型集团依然保持增长态势。
  中型养殖场的操作策略转向短线化。2月份,中型养殖场的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下降。一方面,回溯至4-5个月前,中型企业的能繁母猪存栏增幅较小,并且部分时段出现减产,加之1月淡季减少了仔猪投苗数量。春节前,中型养殖场集中出栏,后续补栏意愿较低,导致2月末生猪存栏量下降。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养殖利润缩小,叠加对未来市场预期的不确定性以及成本和疫病防控的压力,部分中型企业减少了产能规划,从而导致能繁母猪存栏量下滑。相比之下,大型规模场在2月份的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均呈现环比增加趋势。其原因在于大型规模场在成本控制和疫病防控方面具有优势,并且仍处于盈利阶段,因此仍在扩充产能。
  2月的生猪存栏和出栏量数据透露出哪些信号?从中型养殖场的角度来看,鉴于目前猪价处于低位,部分养殖企业可能会继续进行二次育肥。然而,由于饲料成本上升,补栏热情可能受到一定影响。根据调研,中小养殖户普遍看好7-8月份的生猪行情,且当前温和的气温有利于仔猪成活。预计3月份中型养殖场的二次育肥和仔猪补栏将逐步增加,生猪存栏量或恢复增长。但由于对未来较长周期的市场预期不足,中型养殖场可能继续减少能繁母猪的补栏,3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或进一步减少。从大型规模场的角度来看,根据生猪繁育周期推算,预计3月份仍将处于产能释放周期。由于2月份未完成的出栏计划推迟至3月份,肥猪存栏量或继续增加。目前,大型规模场仍处于盈利状态,部分企业可能会选择稳健扩充产能,且当前仔猪价格高位运行,主动淘汰母猪的可能性较低,3月份能繁母猪存栏量或进一步增加。
  对比中型养殖场和大型规模场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型养殖场的操作方式正在发生变化。进入2025年,随着养殖利润的缩减,中型养殖场可能延续短线操作以减少亏损风险。伴随着中小散户退出市场,其母猪产能占有率降低,后续产能或将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考虑到大型养殖集团的养殖习惯,未来市场中大体重猪源占比可能有所下降。然而,南方热鲜市场多依赖大体重猪源,从长周期来看,大猪供应可能存在一定缺口,下游屠宰端收购大猪的难度或有所增加。综合而言,短期内中型养殖企业可能继续增加短期操作并减少长期补栏,导致生猪存栏量恢复增长而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减少。相比之下,大型养殖企业可能维持常规性的产能补充,从而使得能繁母猪存栏量再度增加,生猪存栏量在后期随之继续释放。从长远来看,中小散户退出市场、集团占比增加,大体重猪源供应可能出现一定缺口,肥标差持续存在的周期可能相对偏长,这将成为中小散户进行差异化养殖的机会点。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