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了一则重要公告。根据公告内容,由于美国政府以芬太尼为借口,宣布对全部中国输美商品额外加征10%的关税,中方决定采取相应措施。自2025年3月10日起,我国将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这一决策不仅体现了中方维护多边贸易体制的决心,也反映了对中美经贸合作基础的重视。
  受此消息影响,近期国内豆粕市场出现了显著变化。数据显示,昨日全国主流油厂的豆粕成交量下滑至4万吨以下,沿海地区豆粕成交均价降至3480-3650元/吨,较周初高点普遍下跌100-150元。现货基差也随之回落至590-760元/吨,表明市场价格正从虚高的状态逐步回调。
  豆粕价格下跌的原因并非单一因素所致。首先,成本端方面,美盘大豆价格大幅回落,削弱了豆粕的成本支撑力度。其次,在贸易层面,市场对中美贸易战的消息已有提前预期和反应。值得注意的是,4月12日前进口的美豆不在加税范围内,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对成本上升的担忧,但也间接影响了豆粕价格走势。此外,供应端的压力逐渐显现。预计到3月中下旬,进口大豆数量会增加,巴西大豆到港顺利,而豆粕库存持续增长,进一步加剧了供大于求的局面。与此同时,需求端表现乏力,下游需求增量有限,导致豆粕价格难以维持高位。
  展望未来,豆粕市场的压力可能会进一步加大。此前潜在的利多因素已逐渐消耗殆尽,尽管当前价格仍处于高位,但缺乏稳固支撑,下跌风险不断增加。一旦价格跌破关键支撑位,可能引发新一轮的价格波动。因此,相关从业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另一方面,农业农村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达4062万头,虽呈连续两个月下降态势,但仍高于正常保有量3900万头约162万头,即将进入产能调控105%的绿色合理区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并专门部署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农业农村部提出优化生猪产能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监测预警,引导大型猪场规范发展,防止产能大起大落。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黄保续近日发文指出,应深入实施生猪产能调控方案,把住能繁母猪存栏量“总开关”,推动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时,加强对不同生产经营主体的宣传引导,指导养殖场户优化产能。在价格下行期,顺势出栏肥猪,适当降低出栏均重,加大低产母猪和弱仔猪淘汰力度,避免盲目扩张产能。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广大养猪人需要保持理性,切不可盲目扩张规模。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出栏节奏,合理规划养殖规模,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市场波动。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