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尤其在养猪业中较为普遍。这种疾病通常会导致猪只出现流鼻血、鼻子歪斜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以下将详细介绍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 病因分析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原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Ⅰ相菌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的联合感染。研究表明,单独的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Ⅰ相菌无法引发萎缩性鼻炎,但当其与多杀性巴氏杆菌A或D型毒株共同感染无菌猪时,就会导致鼻甲骨严重损害和鼻吻变短。
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具有3个菌相。其中,Ⅰ相菌致病性强,具有红细胞凝集性,且带有荚膜和菌毛,能够在新生猪的鼻腔中存留长达一年。相比之下,Ⅱ相菌和Ⅲ相菌则毒力较弱,不具备荚膜和菌毛。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发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多数情况下为D型毒株,少数为A型毒株。这些毒株通常为弱毒株,不同型毒株之间存在交叉保护性。
### 临床表现
根据猪只的不同生长阶段,萎缩性鼻炎的表现也有所不同:
1. **母猪**:由于鼻甲骨萎缩,固定大小的鼻粘膜会被牵张撕裂,从而导致鼻孔流血现象。
2. **仔猪**:仔猪的鼻粘膜生长速度较快,因此不会因鼻甲骨萎缩而撕裂,但会出现鼻子歪斜的现象,而不伴随流血。
3. **育肥猪**:刚发生萎缩性鼻炎的育肥猪通常表现为鼻塞、吸气性呼吸困难,并伴有“滋滋”的呼吸声。此外,由于鼻甲骨萎缩变形压迫鼻泪管,导致“泪水”外流并沾染灰尘,形成黑斑(俗称“半月斑”)。
需要注意的是,流感也可能引起类似的鼻塞和吸气性呼吸困难,但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流感主要表现为鼻粘膜肿胀,鼻甲骨未受损,因此不会形成黑斑,仅伴有轻微泪斑和流鼻涕症状。使用肾上腺素喷鼻后,流感症状会迅速缓解。
### 疫苗免疫
疫苗接种是预防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重要手段之一。以国产疫苗为例,推荐的免疫程序如下:
- **妊娠母猪**:分娩前6周和2周各免疫一次,每次颈部肌肉注射2ml。
- **仔猪**:4周龄左右进行首次免疫,每次颈部深部肌肉注射2ml。
- **初产母猪和青年公猪**:进入猪场时进行首免,4~6周后加强接种一次。之后按照猪场的免疫程序定期接种。
- **经产母猪和种公猪**:每头接种1头份(2ml),间隔4~6周进行第二次接种。怀孕母猪在分娩前30~40天需再次接种;种公猪则每隔6个月接种一次。
### 治疗方法
由于萎缩性鼻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病变部位位于药物难以达到有效浓度的鼻腔区域,因此治疗需要长时间、大剂量用药。磺胺类药物是首选治疗药物,但长期使用磺胺类药物时,需注意配合等量的小苏打以减少副作用。
饲料中可添加泰乐菌素110毫克/公斤和磺胺嘧啶110毫克/公斤。对于乳猪,从2日龄开始,每周肌肉注射一次增效磺胺,剂量为每公斤体重注射磺胺嘧啶12.5毫克+甲氧苄氨嘧啶2.5毫克,连续注射3周即可显著改善症状。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