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生猪养殖行业已经迈入了微利时代,这一趋势已成为业内共识。当前,生猪价格持续在低位震荡,面对可能的亏损风险,所有养殖主体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于养殖户和企业而言,防疫工作如同坚固的护城墙,是保障生产稳定的基础;而降本增效则是确保利润的关键所在。
  那么,如何实现降本增效?各类养殖主体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给出了各自的答案。对于普通养殖户来说,提升养殖技术、降低死亡率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之一。此外,通过自行调配饲料,不仅可以满足猪只的营养需求,还能有效降低饲料成本,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相比之下,大型养猪企业则采用了更为多元化的降本策略。例如,神农集团通过提高产能利用率、优化采购模式以降低原料成本,并坚持轻资产发展模式,力求在各个环节中实现成本控制。牧原股份则专注于技术创新与应用,在生猪育种、疾病防控及智能化养殖等方面不断探索,将这些技术转化为实际措施,从而提升养殖效率并降低成本。而温氏股份则采取了精益管理、流程改革以及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等多方面的举措,通过科技创新等方式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
  除了内部优化之外,一些养猪企业还积极开拓外部避险渠道,利用期货工具来应对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这种“外扩”策略同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企业能够提前锁定未来的生猪销售价格,从而有效规避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所带来的不确定性,为企业的长期稳定盈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综上所述,无论是普通养殖户还是大型猪企,在微利时代的背景下,都需要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创新来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同时,借助外部金融工具拓宽风险管理路径,也成为现代养猪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