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生猪出栏量预计将突破7.2亿头。然而,在产能持续扩张的同时,“盲目扩张、低质竞争、价格战加剧”等现象却屡见不鲜,对行业整体利益造成了严重损害。对此,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通过综合治理手段,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整治“内卷式”竞争,为行业发展创造更加健康有序的环境。
尽管生猪产能预计将在未来几年保持高位增长,但行业内存在的“内卷”问题却不可忽视。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非理性产能扩张,部分企业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导致供需失衡;其次是劣质产品扰乱市场,低成本、低效率的产品不仅降低了行业的整体生产水平,还浪费了资源;最后是过度依赖价格战,上游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抛售饲料和动保产品,破坏了市场的正常价格体系,进一步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
这些“内卷”行为直接导致了猪价下行压力增大,养殖利润被大幅压缩。数据显示,自2025年初以来,生猪养殖利润已显著下降,仔猪育肥模式的头均盈利甚至降至32.88元。随着新一轮亏损周期的到来,如何在“猪价下行”与“内卷竞争”的双重挑战下实现突围,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多位企业家一致认为,坚持高质量发展、强化“增效创收”是关键路径。
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养殖场通过与嘉吉动物营养与健康(以下简称嘉吉)合作,已经在综合价值提升和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通过采用嘉吉提出的“冲刺PSY30+春耕行动”,许多养殖场成功实现了高效生产目标,有效抵御了低价行情带来的冲击。此外,嘉吉率先提出的“三个‘0.1’助力料肉比改善”理念,更是为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
具体来看,第一个“0.1”源于严格原料毒素管理,嘉吉通过完善的供应商审计评估体系和自动化检测平台,确保饲料产品的安全无毒;第二个“0.1”得益于精准生产体系,标准化的生产工艺和全面的质量控制点保证了饲料品质的稳定性;第三个“0.1”则归功于原料NIR数据库的应用,通过对原料进行精准评估,设计出符合不同品种和环境需求的营养配方,从而实现精准饲喂。这三个“0.1”的叠加效应,不仅显著降低了料肉比,还为养殖户创造了更高的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在当前生猪产业链“内卷”现象普遍的情况下,行业需要更多像嘉吉这样坚持以技术赋能生产、以品质落实价值的上游企业,同时也需要广大从业者坚定“高质发展、增效降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最终迈向PSY36的目标。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