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履职的第32年。自1993年起,他连续7届以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身份参加全国两会,并提交了208份提案和建议。在今年的两会上,刘永好带来了5份提案,重点关注三农问题、民营经济、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等议题。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在2月27日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刘永好表示,传统产业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扩大规模、导入科技、优化品种和提升效率等方式,创新生产和营销方法。他认为,肉、蛋、奶等食品产业不会消亡,但需要探索新的生产方式来适应当前环境。
针对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刘永好解释说,新希望未来将重点聚焦育种技术的研发,努力摆脱对进口技术的依赖。目前,新希望的育种技术已接近国际水准。去年,新希望销售了十几万头土猪,这些猪瘦肉率高,口感好,且易于饲养。此外,新希望还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整合养殖数据,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刘永好强调,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方向。
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刘永好作为传统企业代表发言。他表示,尽管科技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传统产业仍然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他呼吁民营企业在新格局下不要选择“躺平”,而是要积极作为。对于农业企业而言,践行高质量发展需要从育种、管理、冷链物流等方面入手,例如培育优质猪种、节约粮食、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提高效率以及保障食品安全性和营养性。
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问题,刘永好建议,在家电、新能源汽车、农机等领域已有较多补贴的情况下,是否可以考虑为小微企业和农业企业生产的农产品、家庭必需品发放消费券?这不仅有助于小企业生存和发展,还能满足基层老百姓的需求,改善其生活质量。他认为这是一种双赢甚至多赢的策略。
谈及新希望近年来在赋能传统牧业转型方面的投入,刘永好透露,公司在养猪、物流、育种和科技领域近三四年累计投入了400多亿元。这一投资旨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计划,并应对非洲猪瘟带来的挑战。虽然猪周期导致价格波动较大,但公司通过控制养殖规模、加强管理和依靠科技手段,成功实现了盈利增长。刘永好指出,尽管行业面临周期性挑战,但新希望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对于生猪期货等农业金融工具的作用,刘永好认为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猪周期的高低差异,为企业和行业带来帮助。新希望采取“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连接数十万养殖户,无论饲料价格和猪价如何变化,都确保农户收入稳定,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同时,公司适度参与期货市场,避免赌博式操作,以此降低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随着国家强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业信贷成本也在逐步下降,这为农业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