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季的到来,昼夜温差增大以及通风不足等问题,使得猪流感进入了高发期。行业数据显示,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在猪群中的传播速度极快,一周内感染率可高达80%。为了帮助养殖户有效应对这一挑战,本文将详细解析“三控三强”防控策略,助力在48小时黄金期内阻断病毒传播链。
### 核心威胁分析
#### 病原特性
甲型流感病毒具有较强的存活能力,在空气中可存活2小时,在器具表面最长可达48小时,接触传播风险极高。感染后,猪只通常会出现以下典型症状:体温升高至40-42℃、呼吸频率加快(≥40次/分钟)、群体采食量下降约30%。
#### 高发诱因
环境因素是导致猪流感高发的重要原因。例如,昼夜温差超过10℃或猪舍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00ppm(超出安全阈值3倍),都会显著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此外,管理上的漏洞,如消毒频次不足和人员流动频繁,也容易引发交叉感染。
### “三控三强”防控方案详解
#### 三控实操:环境管控黄金法则
1. **控温差**
通过升级地暖系统、压缩空间或增加热源等方式,确保猪舍温度波动不超过5℃。同时,每日定点通风三次(建议时间为9:00、14:00和17:00),每次持续30分钟,风速控制在0.5m/s以内。
2. **控湿度**
安装除湿设备,将猪舍湿度维持在50%-60%之间,这是抑制病毒活性的关键范围。
3. **控污染源**
在疫情爆发期间,每日需对全场进行喷雾消毒;在常规时期,则每周至少消毒三次。对于料槽、栏杆等重点区域,应每日擦拭清洁。所有车辆进入猪场前,必须用1:200的过硫酸氢钾溶液进行全面消毒,并静置30分钟以确保安全。
#### 三强落地:增强猪群抗病力
1. **强免疫**
制定科学的母猪免疫程序,产前6周和2周分别接种H1N1/H3N2二价灭活疫苗。接种后21天检测HI效价,确保其达到或超过1:40。
2. **强营养**
在饲料中添加胆汁酸(300-500g/吨)和杜仲叶提取物(200g/吨),连续使用14天。这种方法不仅能提升IgG抗体水平,缩短病程2-3天,还能缓解药物代谢负担,保护肝脏功能。
3. **强监测**
每日巡栏时记录猪只采食量(下降10%即视为预警信号),并观察呼吸频率。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对相关猪只进行隔离处理。
### 关键环节注意事项
1. **消毒剂科学配比**
含氯消毒液的浓度选择非常重要。日常使用时,地面消毒液浓度为500mg/L(500ml水+1片250mg泡腾片),而在疫情爆发期间,可将浓度提升至1000mg/L。对于金属或皮革设备,建议改用酒精湿巾,以避免腐蚀问题。
2. **人员生物安全**
所有进入猪场的人员必须淋浴更衣,鞋底需浸泡消毒。同时,禁止外来访客进入生产区,最大限度减少外部污染源引入的可能性。
### 结语
春季猪流感防控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通过实施“三控三强”系统方案,养殖户可以在48小时内有效阻断病毒传播链,降低育肥猪日增重损失和母猪流产风险。建议广大养殖户根据自身猪场的具体条件,细化防控措施,为猪群健康筑牢坚实的防疫屏障。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