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猪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猪只无法站立的情况。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例如脑部炎症、脊椎疾病、关节炎、蹄部问题或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失调等。如果不能准确判断病因就直接用药,可能会导致治疗失误,延误病情。因此,在处理这类问题时,需要仔细排查具体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一、不会站
猪只出现无法站立的现象,通常与引发脑炎的疾病有关,如乙型脑炎、伪狂犬病、脑炎链球菌感染、猪水肿病和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等。
1. 如果母猪感染了乙型脑炎或伪狂犬病,哺乳期的仔猪最容易受到影响。患病的猪只会侧卧,失去食欲。对于这种症状的猪只,通常没有治疗价值,只能通过加强疫苗接种来预防。
2. 脑炎型链球菌、副伤寒、副猪嗜血杆菌感染以及水肿病属于细菌性疾病,会表现出典型的神经症状,如发热、四肢划水状动作、拒绝进食等。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使用甘露醇降低大脑内压,并在发病早期使用头孢类或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必要时配合地塞米松以提高疗效。但需要注意的是,发病中晚期治愈率较低。
3. 如果猪只是前腿拖着走,后肢麻痹或无力,这很可能是脊椎问题导致的。尽管有食欲,但如果将饲料放在嘴边仍能采食,说明问题主要集中在脊椎部位。可以通过补充B族维生素和使用兴奋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
二、不敢站
链球菌感染、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丹毒和口蹄疫等疾病都会引起猪只站立时的疼痛,从而导致它们不敢站立。
1. 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可能引发关节炎,患处会出现肿胀和发热现象。可以通过穿刺抽取液体来判断病因:如果是脓液,则为链球菌感染;如果是黄色水状液体,则为副猪嗜血杆菌感染。链球菌和猪丹毒对头孢类抗生素较为敏感,治疗效果较好;而副猪嗜血杆菌因血清类型较多,治疗效果相对较差,可以尝试使用头孢类加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
2. 口蹄疫会导致母猪蹄部开裂,进而影响行走。可以通过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并在地面垫上泥土或草木灰以防止打滑,一般几天后即可恢复健康。
3. 如果猪只腰椎轻微受伤或腹痛,强行拉起后能够走几步,但仍显得不适,可以注射抗生素和氟尼辛葡甲胺,并驱赶其运动。如果不进行适当运动,可能会导致瘫痪。
4. 猪趴在地上,四肢缩于腹部下方,可能是消化系统出现问题,应按照肠胃疾病进行治疗。
三、想站却站不起来
在养殖现场有时会遇到一些想站起来却无法做到的猪只。强行拉起后,虽然可以短暂站立,但四肢会发抖。这种情况通常是由于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造成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及时为猪补充钙、磷以及维生素,以恢复其正常生理功能。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