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之前,许多机构、媒体和企业每年、每季度甚至每周都在研究市场行情、分析数据指标、预测后期价格。然而,近两年的情况发生了显著变化。曾经,市场在相对分散的格局下,价格波动受众多因素交织影响,散户众多使得市场调节机制较为复杂,价格预测仿佛是一场在迷雾中摸索方向的艰难博弈。但如今,行业格局正经历深刻变革,这种传统的市场研究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生猪行业的规模化程度已经超过70%。其中,牧原一家出栏量超过7000万头,占全国总量的10%。2024年,出栏量达到100万头以上的猪企共有32家左右,合计出栏生猪约2.37亿头,占全国总量的33%,前20强企业合计出栏量约为2.16亿头,占全国总量的30.7%。而在2018年,前20强企业合计出栏量仅为约6850万头,占比不到全国总量的10%。从2018年到2023年的五年时间里,全国养猪散户数量减少了1300多万户,降幅高达41%。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养猪主体已经从散户为主转变为规模猪场或家庭农场为主。
  这批经历过几轮疫情和行情波动的养猪人,都是行业的佼佼者。他们把养猪当作事业,不会轻易离开这个行业。这些从业者经历了行业的风风雨雨,对周期和行情起伏有深刻的认知和承受能力。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在行业微利时代,赚行情的钱只是侥幸,无论行情好坏,猪还是要养。要想在这个行业长期立足,关键在于提升自身的经营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而实现降本增效。
  随着行业的成熟,平均利润率逐渐降低,但对于优势企业来说,仍然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启示我们,打造自己的竞争力,获取长远的优势才是根本。在养猪业格局深刻变迁的当下,曾经对猪价行情近乎狂热的追逐,已悄然让位于对行业本质的深度探寻。一批深谙行业之道的从业者站在了时代的潮头,他们清晰认识到,在行业微利时代,唯有“向内要效益”,方能在激烈竞争中立足。
  为了将“向内要效益”的理念切实转化为行动,2025年养猪人可以关注以下六大关键路径:首先,回归生产本身,做好生产管理。生产管理是养猪业的根基所在。养猪人需聚焦猪群健康与生长性能的提升,通过优化饲料配方,确保猪只获得精准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料肉比。同时,合理规划养殖密度,改善养殖环境,加强疫病防控,减少猪只应激与疾病发生。精准的繁殖管理,如适时配种、提高母猪产仔数与成活率等,也将为猪场效益带来显著提升。
  其次,提高决策水平,做好计划管理。决策关乎猪场的兴衰成败。养猪人要依据市场动态、行业趋势以及自身猪场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与发展战略。借助大数据分析,精准预测市场需求,合理安排生猪出栏时间,避免盲目跟风。同时,做好长期与短期规划的衔接,确保猪场发展有条不紊。
  第三,合理使用资源,做好节降管理。合理利用资源是节降管理的核心。一方面,要优化猪场的人力、物力与财力配置,避免资源闲置与浪费。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如智能化养殖设备,可提高养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在采购环节,通过集中采购、与优质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等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第四,增强自身能力,做好赋能管理。在快速发展的养猪业中,养猪人要不断增强自身能力。积极参加培训、学习交流活动,掌握先进的养殖技术与管理经验。引入专业人才,提升猪场团队整体素质。同时,加强行业内的合作与交流,共享资源与经验,共同推动养猪业的发展。
  最后,养猪业进入“经营管理红利”时代。为了帮助广大养猪人更好地践行“向内要效益”的理念,提升成本控制和经营管理水平,一场盛大的养猪产业峰会即将开启。本次峰会汇聚业内权威专家和知名企业代表,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分享先进的成本控制策略、创新的经营模式和高效的管理经验。这将是一场全行业的思想盛宴与交流合作平台,为养猪业在2025年乃至未来的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