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阶段性供需失衡,豆粕价格持续上涨,给饲料生产企业和下游养殖企业带来了直接的经营压力。以广东湛江油厂为例,2月11日当日43%蛋白的豆粕价格上涨80元至3800元/吨,其他区域的豆粕现货价格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自年初以来,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从1月9日的2919元/吨攀升至2月10日的3769元/吨,涨幅接近30%。
豆粕价格上涨对生猪养殖行业产生了显著影响。2024年,由于成本下降和猪价上涨,生猪养殖企业的盈利能力得到显著修复。然而,2025年以来,猪价自2024年8月的高位回落,加上近期豆粕价格大幅反弹,生猪养殖业正面临成本增加和猪价下跌的双重挤压,相关公司一季度的盈利预期随之恶化。
本轮豆粕价格上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供给预期和需求支撑等。国际市场方面,美国农业部预计阿根廷大豆产量有下调风险,巴西大豆收获延迟,美豆种植面积也可能下调。国内市场则因春节假期部分油厂停机,导致大豆库存上升、豆粕库存下降,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此外,下游需求端在春节后集中释放,导致短期内提货困难,进一步放大了豆粕价格的短期涨幅。
尽管期货市场对中期豆粕价格的上涨存在一定分歧,但年初至今豆粕现货的涨幅已经逐步向产业链下游传导。饲料企业如新希望、大北农、傲农生物和海大集团纷纷发布涨价函,教槽料、乳猪料及其他产品普遍上调75元-150元/吨,个别产品涨幅甚至达到300元/吨。
前两年,生猪养殖环节通过规模化养殖和管理能力提升,实现了显著的成本下降。例如,牧原股份的平均完全成本从2024年初的15.8元/公斤降至年末的13元/公斤,温氏股份的肉猪养殖综合成本也同比下降2.4元至14.4元/公斤。然而,随着豆粕价格止跌回升并重归2023年一季度的高位,养殖企业的降本趋势能否延续以及成本下降的速度和空间都面临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猪价波动也对养殖企业构成潜在影响。2024年8月以来,国内猪价由21元/公斤的高位持续回落,近期披露的销售数据显示,新希望、温氏股份和ST天邦的当期销售价格已降至15.36元-15.77元/公斤附近。行业正处于消费淡季,猪价难有突出表现,代表今年3月、5月猪价预期的期货合约更是跌破13元/公斤,这一价格十分敏感,绝大多数养殖企业的单位成本介于该价格区间内。
综合来看,至少在一季度,生猪养殖业的盈利压力较大,甚至不排除个别企业会重归亏损的可能。当前,二级市场上这一盈利预期尚未充分体现,申万10家生猪养殖企业自1月10日以来平均跌幅仅为1.63%,部分企业如神农集团跌幅较大。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