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欧盟40%的农业农场配备了粪便储存设施。这些设施在不同国家的普及率差异显著。斯洛文尼亚、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分别以接近100%、98%和92%的比例位居前列,显示出这些国家对粪便管理的高度关注。相反,塞浦路斯、希腊和意大利的这一比例较低,分别为7%、11%和18%,反映出这些国家在粪便处理设施上的不足。
具体来看,2020年,57%的农场拥有固体粪便储存设施,这类设施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16%的农场采用液体粪便覆盖设施,这种设计有助于防止氨气等有害气体的排放;10%的农场使用深层垃圾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废物处理的效率;此外,6%的农场在动物围栏下方设置了坑道,5%的农场仍使用无覆盖的液体粪便储存设施,而剩余6%的农场则采用了其他形式的储存方式。
从2010年到2020年的十年间,欧盟内无覆盖的液体粪便储存设施比例显著下降了5个百分点。这类设施如无覆盖的粪便泻湖、水箱或池塘,由于缺乏覆盖物,容易导致氨气(NH3)排放以及营养物质渗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从而带来严重的环境风险。因此,减少此类设施的使用成为许多国家环保政策的重点。
一些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例如,荷兰和马耳他已经完全淘汰了无覆盖的粪便储存设施。与此同时,卢森堡、爱尔兰、德国和比利时等国也大幅减少了此类设施的使用,降幅分别达到了43%、36%、35%和32%。这表明这些国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农业发展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然而,在西班牙和爱沙尼亚,无覆盖的液体粪便储存设施的使用反而有所增加,分别上升了5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此外,捷克、保加利亚和意大利也有轻微的增长,增幅分别为0.4%、0.2%和0.1%。这些国家需要进一步评估其粪便管理策略,以确保符合欧盟的环保标准。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