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月10日当周,全球玉米价格出现上涨趋势,其中芝加哥玉米期货更是创下六个月以来的新高。这一现象主要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了陈季玉米供应量,南美部分地区持续高温干旱对玉米生长不利,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也提供了支撑。然而,美国玉米出口销售放缓、美元汇率连续第六周上涨以及美国财政部公布的低碳燃料指导方针令乙醇生产商失望,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玉米价格的涨势。
美国农业部本月发布的供需报告中,将2024/25年度美国玉米产量大幅下调至148.67亿蒲,较上月预估值减少2.76亿蒲或1.8%,比2023/24年度的历史峰值153.41亿蒲减少了近5亿蒲或3.1%。此外,单产预期也从上月的183.1蒲/英亩下调到179.3蒲/英亩,同比仅提高1.1%,而收获面积则上调20万英亩至8290万英亩,但仍同比减少360万英亩或4.2%。
尽管本年度迄今美国玉米出口表现强劲,但增幅有所缩窄。本月美国农业部将美国玉米出口目标从24.75亿蒲调低到24.50亿蒲,但仍比上年的22.92亿蒲高出6.9%。同时,维持美国玉米在乙醇行业的用量为55亿蒲不变,略高于上年的54.78亿蒲;饲料行业用量则调低到57.75亿蒲,低于上月预测的58.25亿蒲和上年的58.04亿蒲。
本月美国农业部再次大幅调低美国玉米期末库存,从17.38亿蒲降至15.40亿蒲,较上年的17.63亿蒲下降了12.6%。预计2024/25年度美国玉米库存用量比为10.19%,低于上月预测的11.44%及上年的11.78%。这表明下一年度美国玉米供应形势将进一步趋紧,因此玉米价格需要上涨以鼓励农户增加播种面积。美国农业部还上调了2024/25年度美国玉米年度农场均价至4.25美元/蒲,高于上月预测的4.10美元/蒲,但仍低于上年的4.55美元/蒲。
全球范围内,2024/25年度玉米产量预期也有所下调。本月美国农业部将全球玉米产量预期从上月的12.1789亿吨调低至12.1435亿吨,低于上年的12.3001亿吨。美国玉米产量下调700万吨,超过中国玉米产量上调292万吨和俄罗斯产量上调25万吨的影响。尽管南美天气干旱令人担忧,但由于巴西二季玉米尚未播种,阿根廷玉米也处于早期生长阶段,巴西和阿根廷的玉米产量预期保持不变,分别为1.27亿吨和5100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巴西国内玉米乙醇行业蓬勃发展,巴西国内玉米用量增长导致出口供应紧张。本月美国农业部将巴西国内玉米用量调高200万吨至8750万吨,高于上年的8500万吨,而出口量则下调100万吨至4700万吨,仍高于上年的3950万吨。乌克兰和欧盟的玉米产量预期分别维持在2650万吨和5800万吨不变。
中国方面,本月美国农业部连续第五个月下调中国玉米进口目标,将2024/25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调低至1300万吨,较上月调低100万吨,较上年的2341万吨减少1040万吨或44.4%。中国玉米进口预期持续下调,反映出国内玉米丰收和价格低迷影响种植户收入,促使中国削减进口规模。本月将中国玉米产量上调292万吨至2.9492亿吨,同比提高2.1%。
全球玉米供需形势趋紧,2024/25年度全球玉米期末库存预计为2.9334亿吨,较上年的3.7146亿吨减少2410万吨或7.6%。全球玉米库存用量比预计为20.63%,低于上月预测的20.85%,也低于上年的22.45%和10年均值24.73%,为2013/14年度以来最低水平。这表明全球玉米供需形势趋紧,尤其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玉米出口供应将显著收紧,巴西国内需求增长也将影响其出口供应。
标普全球分析师指出,由于严重干旱导致玉米减产,2024/25年度乌克兰玉米出口预计为2100万吨,比2023/24年度下降29%,比2022/23年度下降23%。去年6月下旬至9月初,乌克兰经历了极其炎热和干燥的天气,这对玉米单产潜力产生了不利影响,导致收成减少。不过,如果未来天气条件有利,2025/26年度乌克兰玉米产量可能恢复至3100万吨以上。
随着玉米供需趋紧,价格上涨,一些市场人士开始预期芝加哥玉米期货可能挑战5美元关口。全球供需形势显示,2024/25年度全球玉米库存用量比为11年来最低值,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玉米出口供应收紧,欧洲玉米产量为15年来次低水平,巴西玉米出口估计降至四年新低。未来几个月全球供需形势依然偏紧,南美天气将成为左右玉米价格的关键变量。如果天气不理想,很可能为玉米价格反弹提供潜在支撑。但随着时间推进,2025/26年度全球玉米产量增长的前景可能会制约玉米价格的反弹空间。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