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年后的猪,一个劲儿地哭。这句俗语形象地描述了春节后猪肉消费淡季时猪价的低迷状况。今年也不例外,春节过后,猪价迅速下跌,一度逼近每斤6元大关。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目前价格稳定在7元左右。然而,市场依然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猪价仍存在继续下滑的风险。
  近日,猪价出现小幅反弹,全国多地都出现了价格上涨的现象,这不禁让人回想起去年猪价频繁波动的情景。去年猪价涨跌无常,涨三天跌三天,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这次的上涨是否只是昙花一现?还是有新的变化?整体来看,今年生猪市场的前景并不乐观。
  首先,供应压力依然巨大。尽管产能去化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但只要猪价稍有回升,养殖户就会迅速增加存栏量。从去年4月到11月,生猪产能连续上升,这些新增的产能将在今年2月至9月逐渐体现出来。这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生猪供应将呈现增长态势,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压力。
  与此同时,猪肉消费需求却在下降。一方面,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增加,加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对猪肉的需求减少;另一方面,牛羊肉、禽蛋和水产品等替代品的消费增加,进一步挤占了猪肉的市场份额。因此,猪肉消费市场不仅没有复苏迹象,反而呈下降趋势。
  那么,为什么近期猪价又出现了上涨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二次育肥的支撑。虽然二次育肥不能改变总供应量,但它可以影响供应节奏。由于年前大猪出栏较多,年后大猪价格相对坚挺,这对二次育肥起到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从而推动了猪价上涨。二是成本支撑。年后饲料原料如豆粕和玉米的价格持续上涨,增加了养殖成本,也使得养殖户对降价有所抵触。此外,各大院校开学带来的采购需求也为猪价提供了一定支撑。
  尽管如此,此次上涨的力度非常有限,甚至可以说是微弱的。因此,未来猪价很可能再次回落,养殖户需要警惕这种短暂上涨后的下行风险。在当前供需失衡的背景下,猪价的稳定性仍然面临较大挑战。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