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年后的猪,一个劲儿地哭。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每年春节后猪肉市场的低迷状态。今年也不例外,春节过后,猪价迅速下跌,一度逼近“6字头”,最终稳定在“7字头”。然而,生猪市场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供大于求的局面使得价格随时可能再次下跌。
  近日,猪价却出现了小幅反弹,全国多地出现了价格上涨的现象。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去年的行情——猪价频繁上演“昙花一现”,涨跌无常。那么,这次的上涨是短暂的波动,还是有新的变化?整体来看,今年的生猪市场依然不容乐观。
  首先,供应压力依旧巨大。尽管产能去化已经持续了两年多,且养殖户经历了长时间的亏损,但一旦猪价反弹,养殖户便迅速扩大生产规模。从去年4月到11月,生猪产能连续上升。由于生猪生长周期较长,产能回升的影响会在9-10个月后显现,因此今年2月至9月期间,生猪供应预计将继续增加。
  与此同时,消费需求却表现疲软。其他领域的消费正在逐步复苏,但猪肉消费却呈现下降趋势。一方面,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度提高,加上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导致猪肉需求减少;另一方面,牛羊肉、禽蛋和水产品等替代品的消费增加,进一步挤占了猪肉市场。这种供需失衡的局面使得生猪市场面临更大的下行压力。
  那么,为什么猪价会突然上涨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二次育肥的支撑。虽然二次育肥不能改变总供应量,但它可以调整供应节奏。年前大猪出栏较多,导致年后大猪价格相对坚挺,进而支撑了二育的积极性,从而对猪价形成一定支撑。二是成本上升的影响。年后豆粕和玉米价格上涨,饲料企业纷纷上调报价,养殖成本增加,促使养殖户对降价产生抵触情绪。此外,各大院校开学带来的采购需求也对猪价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然而,此次上涨的力度并不强,甚至可以说非常微弱。因此,很大概率这将是一次短暂的反弹,之后可能会继续下探。对于养殖户而言,需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策略。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