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仔猪价格持续上涨,呈现出强劲的涨势。尤其在节日期间,这一趋势不仅没有停歇,反而愈发明显。这种价格上的大幅上涨让不少养殖户既看到了潜在的收益增加机会,也引发了对未来利润空间压缩的担忧。
  仔猪价格上涨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受到存栏量、出栏节奏、市场需求和企业预判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首先,春季作为传统的补栏旺季,气温回暖、病菌滋生减少,使得仔猪成活率提高,养殖户对春季补栏充满热情,需求激增自然推动了价格的上涨。其次,部分企业在预期年后仔猪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提前布局大量采购仔猪,导致短期内供应不足,进一步抬高了价格。此外,能繁母猪基数虽然较高,但受疫病、养殖技术等因素影响,实际供应量并未达到预期,供需不平衡推高了仔猪价格。
  从长远来看,2025年的生猪市场供需格局备受关注。业内专家普遍认为,2025年生猪市场将继续面临供大于求的局面。能繁母猪存栏量在2024年下半年稳中有升,维持高位,这意味着2025年生猪供应量将持续增加。大型上市猪企如牧原股份、温氏股份等,在2024年通过大规模投入和产能扩张,出栏量大幅增长,并在2025年继续保持扩张态势。同时,中小养殖户在2024年猪价阶段性回暖的刺激下,也纷纷加大补栏力度,预计2025年的市场供应将进一步增加。
  尽管供应增加,但成本方面的变化为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利好。2024年以来,全球粮食市场供应改善,玉米、大豆等主要饲料原料价格走低,降低了饲料生产成本。国内玉米价格同比下降10%-15%,大豆进口价格也有所下滑。这些变化使得生猪养殖成本每公斤降低1-1.5元左右,进一步压缩了养殖成本。此外,大型猪企通过智能化养殖设备和技术进步,显著降低了单位养殖成本。
  上半年生猪价格走势的关键在于存栏量和出栏节奏。存栏量根据前期能繁母猪存栏情况基本确定,上半年将逐月增加,导致市场上可供出售的生猪数量增多,对价格形成下行压力。而出栏节奏则充满了变数,压栏和二次育肥现象尤为关键。当市场预期猪价上涨时,养殖户会选择压栏或二次育肥,减少短期供应,推高价格;反之,若预期悲观,养殖户会加快出栏速度,造成供应过剩,价格下跌。2025年上半年,这种行为的变化将时刻牵动着生猪价格的走势,成为市场参与者密切关注的焦点。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