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猪价出现了显著的“报复性”下跌。由于终端需求主要依赖节前囤积的库存,屠宰场新增订单面临较大困难,开工率处于季节性低谷。与此同时,供应端逐步恢复,多个养殖主体增加出栏量,导致标猪供应明显过剩,市场延续惯性下跌的趋势,短期内猪价将继续探底。
  具体来看,供应方面,养殖端出栏速度明显加快,社会面及集团猪企纷纷增量出栏。一方面,受春节假期影响,本月集团猪企的有效出栏时间仅约为24天,日均出栏压力较大。尽管春节前部分养殖户和集团猪企已陆续出栏中大猪,并有降重出栏的操作,但因国内母猪存栏量变化不大,本月实际出栏计划依然较多,供应基本面较为宽松。
  另一方面,春节之后,生猪市场进入季节性淡季,主流机构普遍认为猪价将呈现趋势性下降。因此,节后养殖端逢高出栏意愿较强,市场普遍存在落袋为安的心态。此外,近期国内饲料成本价格走高,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明显,特别是豆粕价格大幅上涨,沿海油厂报价突破3500元/吨,这进一步削弱了养殖户的压栏意愿,获利了结情绪浓厚。
  在需求方面,节后各环节积极清库存,居民家庭消费表现不佳,内销市场需求转弱,居民多以消耗节前囤货为主,鲜品猪肉购销冷清。城市消费需求一般,学生尚未集中开学,餐饮行业仍处于淡季,主流屠企订单偏少,开工率低位运行。根据部分机构数据,样本屠企开工率徘徊在20.5%左右,日均屠宰量较少,加剧了猪源供应过剩的压力。屠企上猪节奏加快,停计划时间提前,压价心态升温。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市场多空博弈的局面,屠企压价收猪的行为使得猪价进一步下跌。截至2月9日,猪价下跌0.37元/公斤,屠企报价回落至14.56元/公斤。未来需关注购销情绪的变化,尤其是二次育肥入场情绪对市场的影响。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