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多数传统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往往陷入成本导向的陷阱,试图通过不断压低成本和降低价格来获得生存空间。然而,这种策略是有极限的,最终可能导致所有企业无利可图,甚至走向倒闭。尽管短期内降低成本可以带来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长期来看,这种竞争模式是不可持续的。
假设一个客户的采购成本为100元,你通过提高技术和效率将成本降至70元,从而创造了30元的价值。你可以以85元的价格出售,从中获得15元的利润,相当于50%的回报。然而,竞争对手很快也会跟进,将成本降到70元,并将价格降至75元,最终你的利润只剩下5元,甚至更少。随着竞争的加剧,这种成本竞争会不断循环,导致所有企业都无法盈利。
成本竞争的空间是有限的,随着成本的压缩,继续提高技术、提高效率所需的资源投入会越来越高,效果却越来越差。这不仅会削弱企业的创新能力,还会使企业在市场中失去竞争力。此外,这种存量下的成本创新实际上是一个相互压榨的过程,既伤害了自己,也损害了同行的利益,最终让所有人都无法获益。
相比之下,增值竞争则提供了一条更为可持续的发展路径。通过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帮助客户拓展市场、增加销售量,企业可以在不依赖价格战的情况下实现增长。例如,原本客户的产品售价为100元,现在通过增值创新,可以让产品卖到150元,或者销量从1000个增加到2000个。这样一来,企业不仅可以获得更多利润,还能与客户共同分享增值带来的收益。
增值竞争没有天花板,因为它不仅仅是针对眼前的客户,而是面向整个产业链和最终用户。每一次创新都是对市场的探索和冒险,虽然充满不确定性,但它为企业带来了无限的增长潜力。客户在选择供应商时,更倾向于与能够为其创造价值的企业合作,因为这不仅能扩大市场份额,还能增强盈利能力。
成本创新相对容易,只需面对眼前的客户,在可控条件下进行成本压缩;而增值创新则需要面对整个产业链和最终用户,具有更高的难度和不确定性。因此,很多企业选择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方式,即成本创新,这也是内卷现象的根本原因。然而,充分的市场竞争已经使成本创新走到尽头,无论怎么创新都不会有好结果。加快向增值创新转变,成为未来传统企业的关键出路。
要实现这一转变,企业首先需要区分哪些是成本创新,哪些是增值创新。只有明确这一点,才能真正转向增值创新的道路。其次,企业必须重新审视现有的管理体系,建立适合增值创新的管理逻辑。传统的成本导向管理体系可能与增值创新的需求存在矛盾,企业需要在认知和能力上做出调整。
总之,从成本导向向增值导向的转变,是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本质内容。创新不仅仅是为了降低成本,更是为了为客户创造更大的价值。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