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猪价比2024年环比下滑的不利形势下,成本控制成为各大猪企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这场成本大战不仅仅是数字上的竞争,更是综合实力的较量。随着市场对一季度猪价的看衰,具备成本优势和出栏增长潜力的养殖企业将拥有更高的经营安全边际。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在今年4月达到低点3986万头,此后由于养殖利润恢复的刺激,产能逐步回升。尤其在6月份,单月能繁母猪存栏增加了42万头。按照6个月的育肥周期计算,年末前后供给端将出现明显增加。国信期货指出,6-10月仔猪出生数量显著增加,后期出栏基本与消费旺季匹配,而春节后的淡季则面临较大压力。
  温氏、牧原、天康生物等上市猪企在2025年1月的生猪出栏成本数据格外亮眼,彰显了各自在成本控制方面的努力和成效。
  温氏表现尤为出色,2025年1月其生猪出栏成本控制在6.4 - 6.5元/斤,成功跻身行业第一梯队。这是近两年来温氏首次在成本上低于牧原。尽管春节期间销售天数减少影响了部分销量,但公司在养猪成本控制上取得了理想效果。温氏2025年的目标是实现全年平均成本降至13元/公斤。
  牧原方面,2025年1月生猪出栏成本为6.55元/斤(13.1元/公斤),较之前略有上升。主要原因在于春节因素导致销售天数缩减,单位期间费用分摊增加。牧原的目标是在不考虑饲料原材料价格波动的情况下,阶段性达到12元/公斤的成本水平。
  天康生物同样表现出色,1月生猪出栏成本已降至13元/公斤左右。公司计划通过持续优化饲料配方、加强生猪健康管理和生产管理来提升效率,从而进一步降低养殖成本。天康生物2025年的目标是将生猪养殖成本控制在13元/公斤以内。
  在这场成本大战中,技术创新、管理优化和供应链整合成为猪企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猪企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疾病风险;优化管理流程,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降低饲料等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从市场的角度看,这场成本大战将推动养猪业的产业升级。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将在市场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可能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而成本居高不下的企业则可能面临生存危机,甚至被市场淘汰。这将促使整个行业向更加集约化、现代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