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由于疫情与猪周期等因素叠加影响,猪市行情变化莫测。价格大幅波动导致了大量二次育肥饲养“牛”猪现象的出现,有的养殖户因此获利颇丰,而有的则损失惨重。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不同猪价下的最佳上市体重,帮助养殖户避免盲目饲养超大体重猪,从而获得最优的养猪效益。
### 研究方法
在某一商品肉猪销售价格下,随着肉猪销售体重增加,收入也会相应增加,但同时追加的成本也会上升。这些成本主要包括饲料消耗、劳务费用、水电费、折旧以及财务费用等。
本研究设定每700头肉猪由一人负责饲喂,每日人工费为200元;水电、折旧等其他费用每日合计300元。因此,每增重1公斤肉猪的人工、水电及折旧费用约为0.95元。仅计算育肥猪资产的资金利息,按6.00%的年利息计算;后期饲料单价为3.6元/公斤,药物成本及死亡成本忽略不计。
研究设定了五个不同的上市体重变量:120、130、140、150和160公斤,并根据不同体重的料肉比和饲养日进行了模型设定。
### 边际效益计算
边际效益公式为:
边际效益 = 期间增重/头 * 销售价格 - 期间增重/头 * 期间料肉比 * 3.6 - 期间增重/头 * 0.95 - 期初单头育肥猪资产在饲养期间的资金利息
根据上述参数,利用计算机可以计算出不同销售价格下不同体重猪的边际效益,从而确定最佳上市体重。研究设定了九个不同的猪价变量:12、13、14、15、16、17、18、19和20元/公斤。
### 模拟结果
模拟结果显示,当猪的销售价格在12至16元/公斤时,将肉猪从120公斤饲养到130公斤、140公斤、150公斤或160公斤上市的边际效益均为负值,意味着继续饲养会导致亏损逐渐增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宜饲养超过120公斤的猪。
然而,当猪价达到17元/公斤时,饲养至130公斤上市比120公斤上市多盈利3.14元/头,而进一步饲养至140公斤则会开始亏损。因此,130公斤是适宜的上市体重。同理,当猪价分别在18、19元/公斤时,130公斤和150公斤是适宜的上市体重;当猪价达到20元/公斤以上时,160公斤是适宜的上市体重。
### 讨论
从边际效益的角度来看,如果当日的增重收益大于当日的饲养成本,则表明饲养是有益的;反之,则应考虑出售。由于不同猪场的品种、营养、饲养管理和疾病控制等因素存在差异,不同体重猪的料肉比和其他成本也不尽相同,因此在不同猪价下,商品肉猪的最佳上市体重会因场而异。
如果猪场的管理水平提高,降低了后期的料肉比,那么上市肉猪体重的边际效益将会更好。此外,考虑到育肥肉猪后期(120~160公斤)的死亡风险较小,本研究未考虑该部分的死亡成本。
【版权说明】猪博士平台转载的文章均已注明来源、猪博士平台原创文章其他平台转载须注明来源,特别说明的文章未经允许不可转载。我们发布的文章仅供养猪人学习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如有不妥,请联系客服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